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贺新郎 · 其二十七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词]

作者刘克庄 [宋](一一八七年-一二六九年)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正文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译文
  国家命脉日渐衰弱,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材。如不信,试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吧。张良遇谷城公传授《太公兵法》、唐将李筌得骊山老母讲解《阴符经》而立下大功,但是就算他们没有承授与凭借,照样也可以保家卫国建立功勋。

  少年时期也曾雄心壮志、心怀家国,只叹从未实现。登楼远望,揽镜自照,伤感一事无成,痛心国势日非,愁肠百转、感慨万千。听说北面蒙古骑兵来势汹汹,进攻时利用的冲梯,屡次狂舞于边城。不要再大谈空想而不以身抗敌,自古以来敌人真正难以抵抗的是战场上的勇士,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有志儿郎,不要在发无聊呻吟,赶快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吧!

赏析
  这首词作于淳祐四年(1244),是作者与朋友王实之六首唱和词中的第四首。字里行间,洋溢着刘克庄匡国救时的激情和远大抱负。

  词一开头就尖锐地指出国家的安危存亡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一个“缕”字,能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想起“千钧一发”的危急。作者用这么一个极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家的命脉,真已经衰微不堪,再不拯救,则后悔不及了。于是发一声问: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当时,蒙古贵族屡...(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顾易生陈来生)

注释
  国脉:国家的命脉。
  长缨:指捕缚敌人的长绳。
  韩五:韩世忠,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轻时有“泼韩五”的浑号。
  金汤: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张许:指张巡、许远,安史之乱时,他们坚守睢阳,坚贞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