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忆秦娥 · 其三 [词]

作者刘克庄 [宋](一一八七年-一二六九年)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正文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译文
  梅花凋谢了,北方边塞的冰雪已经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飞去了。我要委托那北归的大雁,请它问候一下故都家乡的父老。

  前线地区防务荒疏、边声悄寂,金人占领的淮河以北,人烟稀少。那曾经繁华奢靡的宣和宫殿,已经衰草遍地,尘烟缭绕。

赏析
  这首词借鸿雁北归以抒发感慨,表达了对中原残破的悲悼和人民痛苦生活的关怀,反映他恢复祖国统一的愿望。“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江南梅花凋谢了,大地已经春回。北方边塞地区也应该冰融冻解。南来过冬的鸿雁正及早地归去。塞垣,泛指北方边境地区。鸿雁,生长在北边之地,故又称塞鸿。它是一种候鸟,秋季自北方飞向南方避寒,春季自南方飞回北方。这样,鸿雁就成为南北联系的一种象征。《汉书·苏武传》有“雁足系书”之说,...(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顾易生,汪耀明)

评析
  《忆秦娥·梅谢了》是南宋诗人刘克庄所写的一首词。刘克庄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的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强烈指责。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
  梅谢了:指梅花凋落。
  塞垣(yuán):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
  鸿(hóng):即鸿雁,是一种候鸟。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
  凭伊:指凭借大雁
  问讯:问候;慰问。
  大梁遗(yí)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
  浙河:即浙江。
  炊烟:指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宣和,宋徽宗年号。

辑评
  清朝进士冯煦:“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如《玉楼春》云:‘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忆秦娥》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伤日滁乱,可以怨矣!”

  现代词学家唐圭璋:“梅谢冻解,春回大地。作者心中惦念北方沦陷区,只能请雁儿带信问候汴京的父老。作者忧虑的是朝庭不思北伐,使中原长期被敌人占领而残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