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自珍 [清](1792年-1841年)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正文 人天无据,被依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序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译文 人心和天意变化无常,没想到自己无意中还保存着十年前的花瓣。迷离恍惚,转眼树上的花开又十年。
自己十年中往来奔波,受尽了折磨。不要去怜惜花瓣,其实自己的身世,也是和落花一样飘零。
赏析 一包旧藏的花瓣,触发了词人惆怅的诗思,这多么像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那首著名的《小花》!有一次普希金在书页中发现了一朵枯萎的小花,引起他许多“奇异的想象”,他猜度着: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为了什么原因摘下这朵小花?他现在在何处?是否也枯萎了,犹如这花朵?略有不同的是,龚自珍的这包花瓣用不着猜想,他分明记得,那是十年前在北京悯忠寺(即今法源寺)亲自拾取的。当时他年仅十七岁,也正是人生的花季。而收集这些花...(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萧华荣)
注释 丛纸:众多繁杂的纸张。
细书:用小楷写成。
悯忠寺:即北京法源寺。
戊辰:指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
泫(xuàn)然:流泪的样子。宋·陆游《沈园》:「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人天无据:指人心天意难以预测。
侬(nóng):我。
香魂:美人之魂,这里指花瓣。
如梦如烟:比喻往事像梦幻、云烟一样消逝。
千里:指和北京的距离。
斓斑:形容色彩的错杂鲜明。
怪:甚。
怜:怜惜。
他:指枯萎的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