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燧 [元](1238年-1313年)
元洛阳人,字端甫,号牧庵。姚枢侄。早年丧父,由伯父姚枢抚养。为许衡弟子。初以荐为秦王府文学。武宗至大间历官至集贤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为文闳肆该洽,有西汉风。卒谥文。有《牧庵集》。
正文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赏析 姚燧〔满庭芳〕为二首,此选其一。据曲中景象及第二首曲词亦有“帆收钓浦,烟笼浅沙,水满平湖”,可见描写的是江南风光。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逾花甲的姚燧出为江东廉访使,先后在江南各地为官达七八年之久,此曲词很可能作于这一时期。
“天风海涛”,狂风呼呼,惊涛阵阵,起句出手不凡,描写了一个境界开阔,气象豪迈的客观环境,犹如奇峰突起,笔力千钧,使人一下子想起苏轼的“大江东去”。接下来笔锋一转,从眼前...(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元曲鉴赏辞典(新一版) - 郑宏华)
评析 此曲吟咏归隐之志,元代前期散曲多表现男女之情,而此曲用来抒怀,而且刚健雄阔,气势不凡,有苏辛词的豪放气概。
注释 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性嗜酒,曾作《酒德颂》,对封建礼教采取蔑视的态度。诗豪:诗中的英豪。《唐书·刘禹锡传》:“(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以诗名者,尝推为诗豪。”辛弃疾《念奴娇·双陆和陈和仁韵》:“少年横槊,酒圣诗豪余事。”
日远天高:双关语,既是写登临所见,又是写仕途难通。
茫茫渺渺:形容山水相连,辽阔无边的样子。
隐隐迢迢:形容水天相接,看不清晰、望不到边的样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