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组 [宋](?-?)
北宋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字元宠,一字彦章。生卒年不详。曹松隐父。与其兄元象以学识见称于太学,然六应试不第,曾著《铁砚篇》以自见。宋徽宗宣和三年(西元一一二一年)进士。始登第,郊礼进《祥光赋》,诏给事殿中,以閤门宣赞舍人为睿思殿应制,以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与李质同作《艮岳百咏》诗。官至道州刺史。约于徽宗末年卒。元宠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效之,却为南宋初有识者所鄙。然其羁旅词,感受真切,境界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颇承柳耆卿。然有《箕颍集》二十卷,已佚。存词三十六首,近人赵万里编为《箕颍词》。事见《挥麈後录·卷二》、淸雍正《河南通志·卷六十五》。
正文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译文 春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萝笼罩在阵阵寒气之中;幽静的小路边,兰花独自开放,没人欣赏,它能向谁诉说它怨恨呢?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语,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来闻兰花的香味时,花并不香;只有在不经意中,才能闻到花的芳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空谷幽兰的词。又见辛弃疾《稼轩词》丁集,文字略有异同,题为《寻春作》。
“松竹翠萝寒”,写兰花幽处深谷,与松竹翠萝为伴,先从境地之清幽着笔。句意化用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等语,借人喻花,不即不离。“迟日江山暮”,紧承上句,从时间着笔,在和煦的春日黄昏,幽兰的倩影更见得淡雅清绝。迟日,指和煦的春日。《诗·豳风·七月》...(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吴战垒)
评析 《卜算子·兰》是宋代曹组创作的词。此词既写出了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又以象征、拟人和暗喻手法寄托作者对隐士节操的崇仰,流露出词人向往出世、归隐的心志。
注释 见《阳春白雪》卷四。又见辛弃疾《稼轩词》丁集,而文字稍异。
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荀子·宥坐》:“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淮南子·说山训》:“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
梅花虽亦高品,它尚有寻芳的伴侣,反衬兰花的寂寞。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之三:“巡檐索共梅花笑。”
这两句形容梅花香味,极工,亦补足上文“非以无人而不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