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昱 [元](?-?)
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所作散曲小令在歌妓中传唱广泛。其作品《闲居》有“结庐移石动云根,不受红尘”、《隐居》有“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等句,知其为足迹往来于苏、杭的一位“布衣”。散曲作品今存小令59首,均见《乐府群珠》、《乐府群玉》。套曲【南吕 一枝花】一套,见《太平乐府》、《北宫词纪》、《北词广正谱》。《太和正音谱》列其名于150词林英杰之中。
正文 南山豆苗荒数亩,拂袖先归去,高官鼎内鱼,小吏罝中兔。争似闭门闲看书!
赏析 元散曲中的“题情”,多为题咏男女恋情之作,本篇所抒写的,则是鄙弃仕途、赞美归隐之情。首句“南山豆苗荒数亩”,化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及《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之句,暗点出厌倦官场而欲隐居归去之意。下文“拂袖先归去”,便直抒胸臆。“拂袖”本来就与归隐有关,宋李曾伯《送周昞仲大卿归江西》诗:“历阶而上公卿易,拂袖以归韦布(皮带布衣,贫贱者所服)然。”此处既用“拂袖”...(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元曲鉴赏辞典(新一版) - 赵山林)
评析 作者在曲中用“鼎中鱼”、“罝中兔”比喻官场的险恶,十分形象,表现出对仕途的厌倦。同时,清静自由,安逸平和的隐居生活在吸引着他,作者认为“闭门闲看书”才是最快话的。
注释 “南山”二句:意谓故乡田园已荒芜,应该赶紧归去。 罝(ju):捕兽的网。 争似:怎比,怎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