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吕 · 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 · 旅中 [曲]
作者顾德润 [元](?年-?年)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末前后在世。以杭州路吏,迁平江。德润工作曲,太和正音谱评为“如雪中乔木。”尝自刊九山乐府、诗隐二集《录鬼簿》传世。北宫词纪、太平乐府中收载他的散曲不少。
正文 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扁舟来往蒹葭岸,人憔悴云林又晚。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破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韵,惊客梦晓钟寒,归去难!修一缄,回首字寄平安。
译文 长江水远连天际,青山倒映碧水中,回头看望不到边,只有小舟来去穿梭在芦苇江岸。游子心烦,看山林烟影濛濛,一天又到傍晚。篱笆墙边的菊花经霜后金色消减,囊中的铜钱一天天变空,日子越来越艰难。晚风传来砧声惊破我的思绪,房檐上风铃声声让人愁肠百结,拂晓时寺钟又把思乡梦打断。归去难啊归去难,只能写一封信,写上两个字,报平安。
赏析 顾德润字君泽,号九山,松江(今属上海市)人。一生仕途不得志,仅做过杭州路吏等低级官吏,并曾自刊《九山乐府》、《诗隐》二集,售于市肆。其友朱晞颜《顾君泽真赞》称他是一位“漫仕犹隐”的“隐吏”,“谑浪笑傲睨世而不废啸歌者”。他的这种性格在这首“述怀”的带过曲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首句用《后汉书·范冉传》的典故。冉字史云,曾授莱芜长,不就。“推鹿车,载妻子”,“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苦,言貌无改,...(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元曲鉴赏辞典 - 赵山林)
评析 《中吕·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旅中》是元代著名文人顾德润所作的曲。这首中吕宫带过曲写旅途所见所闻所感,抒发漂泊天涯的哀愁。前一曲主要写景,后一曲重在抒情,但情中带景。情景高度融合,格调沉郁凄清,词情、声律兼胜。
注释 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由同属中吕宫的“醉高歌”和“摊破喜春来”两支曲子组成。原缺题,据《全元散曲》补。
穷:尽。
蒹葭:芦苇。
囊底青蚨逐日悭:意为口袋里的钱一天比一少。青蚨:传说中虫名。钱的代称。干宝《搜神记》:“南方有虫,名青蚨,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故《淮南子·万毕术》以之还钱,名曰青蚨。”因称钱为“青蚨”。悭:吝啬。此是“少”的意思。
晚砧:黄昏时的捣衣声。
檐马韵:檐间铁马有节奏的响声。檐马:即檐间的铁马(风铃)。修一缄:写一封信。缄,将信封口,此代指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