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名氏 [元](?年-?年)
元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正文 丝纶长线寄天涯,纵放由咱手内把。纸糊披就里没牵挂,被狂风一任刮,线断在海角天涯。收又收不下,见又不见他,知他流落在谁家?
赏析 在《全元散曲》中,这一首〔水仙子〕《喻纸鸢》,与《喻镜》、《喻敌》、《喻双陆》的同牌小令收在一处,可能出于同一作家之手。这是一首咏物之曲,继承了咏物篇章咏物态以喻人事之传统,亦有两个层面:表层讲纸鸢,深层述相思。
我国放纸鸢的游艺风俗起源很早。相传春秋时即有,但当时是用木片制作的,称作“木鸢”,后改用纸糊在细竹或木制的骨架上,故有“纸鸢”之名。五代时又于鸢首系竹笛,风入作声如筝鸣,因而俗呼“风筝”...(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元曲鉴赏辞典(新一版) - 翁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