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诗]

作者杜甫 [唐](712年-770年)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正文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译文
  我恨不得让新松长到千尺高,而对于恶竹,则必须全部加以芟除。

赏析
  因徐知道据成都叛乱,杜甫曾一度离开成都草堂,避难于梓州(治今四川三台)、阆州(治今四川阆中)等地。广德二年(764)正月,杜甫携家由梓州赴阆州,准备出陕谋生。二月,闻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同时,严武也来信相邀,诗人于是决定重返成都。于阆州还成都途中作诗五首,此为其中第四首。诗题中的“严郑公”,即严武,广德元年严武被封为郑国公。

  首四句是设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但却给人以启迪世事的联想:“常...(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傅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