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八节 [文]

作者孟子 [周](前372年-前289年)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正文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些事吗?

  孟子答道:“历史记载中有这回事。”

  齐宣王说:“臣下弑杀他的君王,行吗?”

  孟子说:“破坏仁的叫做贼,破坏义的叫做残。既害仁又害义的叫做独夫民贼。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独夫民贼纣,没听说他是弑君。”

  

注释
  放:流放。
  贼:害。残:伤。贼仁者:凶暴淫虐,绝灭人性。贼义者:颠倒是非,丧失理性。
  一夫:失掉人民同情的孤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