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四节 [文]

作者孟子 [周](前372年-前289年)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正文
  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译文
  宋牼要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遇到他,孟子说:“您要到哪儿去?”

  宋牼回答说:“我听说秦国和楚国要开战,我要去面见楚王劝说他罢兵。假如楚王不听的话,我就去面见秦王劝他罢兵。这两个国君总会有一个听我话的。”

  孟子说:“我不想问您详细情况,愿听听你的大意。您打算怎样去劝说他们呢?”

  宋牼回答说:“我打算说说交战的不利之处。”

  孟子说:“您的志向是很好的,然而您的提法却行不通。您用利来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可图而欢喜,于是终止军事行动,这样的话,军队的将士就会为休战而高兴,从而喜欢利。做臣子的,怀着利益之心去侍奉他的君主,做儿子的怀着利益之心去侍奉他的父亲,做弟弟的怀着利益之心去侍奉他的兄长,这就会导致君臣、父子、兄弟之间最终都会抛弃仁义,怀着利益之心交往,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灭亡的,还没有过。您若以仁义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喜欢仁义而高兴,于是撤除军队,这会使军队将士高兴休兵,进而喜欢仁义。做臣子的怀着仁义之心去侍奉他的君主,做儿子的怀着仁义之心去侍奉他的父亲,做人弟弟的怀着仁义之心去侍奉兄长,这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除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交往,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是不曾有过的。为什么一定要谈到‘利’呢?”

  

赏析
  本篇采自《艾子后语》。这是一篇讽刺性的笑话,揭露和嘲笑了相面者的骗人伎俩。作者采用的方法,是以他可笑的言行来戳穿他的谎言。先写他大言不惭地吹嘘自己是鬼谷子之高足弟和唐举的受业师,实际上却连一点本事也没有。相面不论其验否,都是要预言未来的祸福吉凶的,而他却是等待和观察已有的事实,然后根据事实来瞎编胡诌。齐王的话无情地揭破了他的骗局:“此已验之祸,请勿言。”这样的骗子,作者在标题中却称他为“神相”,这...(上海辞书出版社 - 明清小说鉴赏辞典 - 周先慎)

注释
  宋牼(kēng):也叫宋钘(jiān)、宋荣,宋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学者,齐宣王时曾在稷下学宫游学。石丘:地名。
  构兵:交战。构,交合,连接。
  指:意向,大意。
  大:有美意。古今大、强、高、快、长等均有美意。号:提法,说法。
  终:尽,全,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