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一节 [文]
作者孟子 [周](前372年-前289年)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正文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译文 孟子说:“梁惠王实在是不仁德啊!仁人把施与他所爱的人的仁德推及他所不爱的人身上;不仁者把加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他所爱的人身上。”
公孙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梁惠王因为土地的缘故,不惜牺牲百姓的血肉之躯去作战,遭到惨重的失败。想要收复失地,唯恐不能战胜敌人,因此又驱使他所喜爱的子弟去作战送死,这就是把加给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所爱的人的身上。”
注释 糜烂: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