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诗]

作者王维 [唐](701年-761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正文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译文
  千家万户都为满城荒烟感到悲惨,群臣们哪天才能再次朝拜君颜?

  秋天的槐叶飘落在静寂的深宫里,宫中的凝碧池头却在高奏管弦!

评析
  这首七言绝句逐层描写国破之哀,是动乱时代的实录。全诗以低沉呜咽的语调倾诉其不幸又无奈的心境,充满悲愤与哀痛之情。

  这首诗前三句逐层描写国破之哀。首句哀民生凋敝,宫室遭难,满目烟尘。第二句哀盛世之不再,天子蒙难,百官流离,仓皇失主,诗人忘不了那刚刚逝去的「盛唐气象」,那安宁富足的开元盛世。但盛世不会再来了,诗人对崇高美的景仰中混和着感伤。这不仅是对一个李姓王朝的眷念,也是对历史上曾有过的髙度文明的留恋,是对一个文化断层的悲悼。第三句哀宫室之荒芜:唐代宫中多植槐树,如今,人去楼空,玉阶蒙尘,秋风瑟瑟,百树凋零,一派冷冷清清的凄凉景象。前三句写不幸,第四句则笔触一转,写乱贼之「庆幸」,他们狂妄自得,宴饮庆祝,在人民的泪光和诅咒中寻欢作乐,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与哀痛。

  这首诗是动乱时代的实录,苦难心灵的低吟。诗人天性软弱且又陷身贼中,因此诗作没有采取激烈的语词来大胆指斥叛贼,而是以低沉的语调倾诉了一种哀其不幸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辣味不足,温婉有馀。

  此诗充溢着亡国的悲痛和思念朝廷之情。至德二载(西元七五七年)唐军收复两京,唐肃宗自凤翔还长安,凡作过伪官的,都以六等定罪,而王摩诘则因为这首「凝碧池」诗得到过唐肃宗的嘉许;又加上弟弟王夏卿平乱有功,请求削官为兄赎罪,得到特别宽恕。由此可见此诗在当时影响之大。

注释
  菩提寺禁:指作者被安禄山拘于菩提寺中。菩提寺在洛阳城南龙门,见《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裴迪:唐代诗人,字、号均不详,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好友。
  凝碧池上作音乐:《通鉴》至德元载(西元七五六年)八月:「禄山宴其群臣于凝碧池,盛奏众乐;梨园弟子往往嘘唏泣下,贼皆露刃睨之。」凝碧池在东都禁苑中,参见《唐六典·卷七》、《唐两京城坊考·卷五》。
  供奉人:在宫中侍奉天子的人,此指乐工。
  口号:古诗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始见于南朝梁简文帝《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後为诗人袭用。
  万户: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汉·班孟坚《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
  野烟:指荒僻处的霭霭雾气。宋·梅圣兪《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
  百僚:一作「百官」。
  朝天:朝见天子。宋·张于湖《蝶恋花》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空宫:深宫、冷宫。《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典门户奉宿卫之臣执干戈守空宫,公卿百寮不知陛下所在,积数年矣。」
  凝碧池:唐禁苑中池名。唐天宝十五载(西元七五六年),安禄山兵入长安,曾大宴其部下于此处。
  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鐘鼓,列管弦。」

辑评
  明·王震泽《震泽长语》:「凝碧池头奏管弦」,不言亡国,而亡国之意溢于言外。

  明·李壶庵《唐诗援》:有无限说不出处,而满腔悲愤俱在其中,非摩诘不能为。

  明·陆仲昭《唐诗镜》:景中情。

  明·唐仲言《唐诗解》:盛唐绝句妙在言外,此极可想。藉令晚唐人为之,必露筋骨。

  明·周青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蔡正声曰:此诗深寓凄愤之意。吴山民曰:意厚不露。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感叹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