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其二 [诗]
作者李白 [唐](701年-762年)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正文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译文 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
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赏析 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诗人李白相遇。时贾至亦谪居岳州。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一组五首的七绝记其事。这是其中第二首。它内涵丰富,妙机四溢,有悠悠不尽的情韵。
首句写景,兼点季节与泛舟洞庭事。洞庭在岳州西南,故可称“南湖”。唐人喜咏洞庭,佳句累累,美不胜收。“南湖秋水夜无烟”一句,看来没有具体精细的描绘,却是天然去雕饰的淡语,惹人联想。夜来湖上...(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周啸天)
评析 此组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与《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为先后之作。乾元二年春,李白于流放途中遇赦,秋时由江夏(今湖北武昌)而至岳州(今湖南岳阳)。此时,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与李白相遇。时贾至亦谪居岳州,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这一组五首七绝记其事。
注释 南湖,指洞庭湖。在长江之南,故称。
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且,姑且。就,一作“问”。
辑评 唐诗归》:钟云:写洞庭寥廓幻杳,俱在言外。钟云:水月静夜,身历乃知(“南湖秋水”句下):谭云:“耐可”,丑字。
《唐诗解》:天不可乘流而上,聊沽酒以相乐耳。“赊”者,预借之意,时盖未有月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前首下联,景中含情,落句吊古;此首下联,情中见景,落句悲今。真景实情,互相映发,凌厉千古。
《李太白诗醇》:潘稼堂曰:乘流直可“上天”,故将船买酒,可至“云边”也:无非形容月色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