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个十岁男孩的梦
栏目人生之旅
作者殷北林(中国)
出处人才开发
期数总第 86 期(1987.5)
1979年末,韦恩·哈德迈在海军服役20年后退伍了。他和妻子都是犹太州人。于是,他们决定到盐湖城南160英里的小镇爱尔辛诺安家。这座位于落基山西侧的小镇,人口680人,以空气新鲜、邻居友善和培育良种马著称。
韦恩有3个孩子,最小的是男孩杰申。他们很喜欢这个地方。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缺少一样重要的东西:书籍。
在父亲的兵营里有4家图书馆,杰申算是老读者了。但在这里,离得最近的图书馆有6英里路,每次还限定一周只能借3本书。
1980年初,10岁的杰申向母亲诉苦,没有书看。林达·哈德迈是当地文化俱乐部的副主任。她知道,几年前因资金短缺,小镇上最后一家公共图书馆关闭了,但有一些书堆在仓库里。她提醒儿子,去翻翻有没有他喜欢看的书。杰申在翻阅时,高兴极了,这些旧书还保存得挺好。他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这些书足够开个小图书馆。
文化俱乐部没有人反对他,也没人重视他。由于这些书是属于小镇的,他们告诉杰申,开办图书馆必须得到镇议会的同意。杰申不懂怎么干,只得求助于父亲:“我想开个图书馆,需要你帮助我。”韦恩当时正忙于经营一项保险生意,还想给家里盖幢房子,但他没有拒绝儿子的要求。
一个月后,父亲陪儿子去了镇议会,杰申回忆道:“一群大人围桌坐着,我不知道他们在谈什么。过了一会儿,一个人问我们有什么事,父亲站起来说:‘我儿子想办个图书馆’”
议员们有点吃惊,他们问杰申怎么会产生这个想法,并很有礼貌地听完杰申关于在仓库发现书籍的叙述。杰申请求使用镇议会的一间地下室作图书馆。镇长马克·罗斯表示反对,因为那儿没有暖气和电。
韦恩表示他们能解决。镇长同意让议会再讨论一下,他们以为拖过一二天杰申的热情会减退,不会再提此事了。
回家后,杰申问父亲议会是否会同意他的请求,父亲要他等着瞧,一个月后,父亲叫儿子打电话给镇长询问一下。杰申受到了鼓励。他记住了镇长的电话,每天晚饭后给镇长打电话询问:“我的请求议会是否有决定了?”每次答复都是没有。杰申相信最终镇长会被他催得只好作出决定的。连打了几个星期的电话,镇长明白这孩子办图书馆的想法不是心血来潮,议会终于同意了。便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首先,杰申一切都得自己干,包括经费、材料;第二,假如图书馆办成,也不提供经费;第三,图书馆必须由一个成人负责。杰申接受了前两项,拒绝第三项。他说:“既然成人不给我帮助,我也不需要他们的管理。”他还说,假如他们再不同意,他会每天晚上给每位议员打电话直到他们同意为止。议员们知道镇长对电话伤透了脑筋,只得同意了。
第二天,父子两人去看了那间地下室,地下室又暗、又湿、又脏,杰申心里凉了半截。几星期内,一位邻居自愿来安装了电灯,又有六七个人帮他们做了书架,母亲、姐姐、哥哥都帮了忙,他们终于把地下室装饰成图书馆了。
在装修房子期间,杰申开始向人们募集旧书,每晚他随父亲开车到各处收集旧书。在他11岁生日那天,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是每周二、四下午4~6点,杰申向他的邻居们出借4000册图书。图书馆没有苛刻的规则,甚至没有借书证,杰申对借书人了如指掌,他只记下借书人的名字和书名就行了。
开始一切很顺利,但冬天来了,没有暖气的地下室寒气逼人,杰申穿着厚大衣,干坐冷板凳,没人上门借书。他真想打退堂鼓了,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他找了一些旧地毯铺在水泥地上,父亲还给装了煤油取暖器。冬天和春寒硬是顶了过来。学校放暑假后,他开始忙得不亦乐乎。
当地一家报纸的编辑注意到这个犹太州最幼小的图书管理员,他报道了这件事。一些报刊转载了这个报道,于是“全美最小的图书管理员”出了名。
1982年7月,全国图书和信息科学委员会派人访问了他。他们要杰申出席国会听证会作证,讨论美国乡村对信息、文化设施的需要问题。议员、记者、旁听者济济一堂,杰申平静地叙述在家乡办图书馆的经过,他还讲了自己把乡村图书馆办得跟城里一样的兴奋心情,听众对之报以热情的掌声。
回家后,杰申接到一个电话,问他是否愿意在电视节目“今晚谈”露面。杰申当时还以为是朋友在开玩笑呢。但一星期后,他真的在加州电视上露面,谈了他的图书馆,并且说他需要更多更好的书。
于是,图书从各处送来了,有新的,有旧的有单册的,也有成套的。有的还寄来100元支票。那年冬天,杰申共收到4套大百科全书,1.4万册图书。
杰申的“冒险”还远未结束。几个月中,他连续出现在“你好美国”、“奇迹”等电视节目中。南加州大学提供了一笔奖学金,让他上大学。1983年1月,杰申受邀在犹太州立法机关的两院作演讲。又一次站在成人面前,杰申平静地叙述了自己的创业经过。但一星期后,在对六年级小学生讲话时,他反而感到紧张了。
1986年夏天,全国图书和信息科学委员会向他颁了奖。在椭圆形办公室与里根总统对话。杰申受奖后向总统赠送了爱尔辛诺图书馆的荣誉借书证。
冬天,杰申与父亲去镇议会要求任命人员照管图书馆,因为杰申要离家4年上大学念书。议会准备让出另一间地下室,花钱装修一个较大的图书室。
一个10岁的男孩做了一个梦,使小镇有了一座像样的图书馆,他自己也走上了成才之路。他的成才之路是独特的,在他深造之前,社会公众就接受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