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魔术的秘密
栏目知识窗
出处科普文摘
期数总第 63 期
  魔术大师们以变幻莫测的表演使魔术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至今,艺术家们已经设计出三十万种道具魔术。在如此众多的魔术节目中,有的使用了现代技术成果,有的则是古老的传统戏法,它们多数未被识破,因此总是强烈地吸引着观众。这里,我们向读者公开几个世界著名节目的秘密。
  人变狮子
  助手们将一只很大的长方形铁笼推到台前。笼子有四条高腿,这足以证明笼子和地面没有任何联系,好让观众放心。笼子的背面装着深色的帷幕,可拉开来遮住整个笼子。
  魔术师向观众表明笼子是空的。然后,助手们又把一架梯子(其外形类似机场的登机舷梯)推到笼子前。一位女助手登上梯子,走进笼子,笼门便被锁上。帷幕拉起,遮住了笼子,梯子被推回后台。魔术师挥舞了一番魔棒之后,帷幕又重新拉开。姑娘已经不见了,在笼子里出现的是一头威风凛凛的狮子。
  对一头猛兽来讲,我们不可能指望它乖乖地听从指挥,在必要的时刻走进笼子。所以,这只狮子一开始就已呆在笼子里了。实际上,笼子的后壁前还有一个隔层,它由铁格栅和木板制成。木板漆成黑色,在深色帷帘的掩饰下,观众只能看出其中的栅条,误以为这就是笼子的后壁了,而狮子就在这隔层和后壁组成的小“室”中。当然,这只狮子必须经过训练,它必须是一只安静而习惯于整个表演程序的狮子,否则,只要它一吼叫,表演就会被破坏。帷幕拉拢后,隔层便向前倾翻,狮子出现在笼子里。不用说,进入笼子的姑娘必须先此离开笼子,那么往哪里去呢?原来,秘密就在梯子上,梯子是中空的,姑娘打开笼子底部的小门很快进入梯子,随着梯子回到后台。
  柜中藏人
  类似地,还有一个极为常见的“柜中藏人”节目。魔术师请观众把他的一位助手锁进一只结实的大柜子中。然后,用一大块幕布把柜子连同魔术师的身体都围了起来,只露出魔术师的头。一声枪响之后,助手的脸露了出来,她已经走出了柜子,而魔术师本人却被锁进了柜子。
  这个节目的诀窍全在柜子的盖上。盖子由三块厚板做成,中间一块尽管看上去与旁边两块浑然一体,实际可以从里面打开。当人从柜内出来后,又借助暗铰链将之复位盖上。
  据估计,仅用柜子做道具就可演出几千个魔术节目呢!
  锯人
  “锯人”是魔术史上令人惊讶不已的传统节目之一。表演时,魔术师让他的助手们把一个长方形木箱抬到一张桌子上。箱子的上面和四周均可打开。向观众交待以后,一位女助手躺进箱子,并且将头和脚露在箱子两端的小孔外面。于是,魔术师拿起锯子,将箱子连同女助手一锯为二,在锯缝中插入两块板。现在可使箱子的两部分互相脱离了,观众们看到女助手的脚在动、脸在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参与这一节目表演的有两名女助手,第二名助手早就躺在桌子里面了。这位人们看不见的姑娘可通过箱子底部的翻板把腿伸进箱子,使脚露在箱外,而当着观众的面被推进箱子的姑娘却把腿曲了起来(见图1)。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有一位美国魔术大师在这个节目上另辟蹊径,他采用的道具不是箱子,而是一只普通躺椅。一位姑娘躺在椅上,用斗篷遮住身体,露出头脚。接通电源之后,电锯开始从上往下分锯人体,锯片越锯越深,鲜血直滴。看了这种景象,真令人瞠目结舌。停锯后,再用新斗篷盖上躺椅,姑娘竟然起死回生,站起来向观众频频点头微笑。这里的奥秘在于,在斗篷的遮盖下,躺椅的中段可往下陷,姑娘的身体也就凹陷成一定角度。电锯实际上是在锯切挂在支架上的装满果汁的塑料袋。
  空中悬人
  第一次观看“空中悬人”节目的观众总感到十分稀奇:女演员怎么能无牵无挂、无凭无靠地悬浮在空中呢?真是不可思议!事实上,这位女演员躺在一块很窄的透明板上。这块板由很细的钢丝吊住,可牵引着女演员或上或下浮动。舞台的背景必须设计得使人看不见钢丝,所有的机械装置都藏在后台。这样,在观众的眼里,这位姑娘便“悬浮”在空中了。(图2)
  然而,这一节目最令人叫绝的地方在于魔术师用一个圈圈套过姑娘的身体,以此证明姑娘没有凭借任何东西悬吊或支撑。这当然又是一个虚招:尽管表演者拿了一个很结实的圈圈,但它不是直接套过姑娘的身体的,吊住姑娘的钢丝也不在身体的中间,读者只要仔细看看图3,就可以明白其中奥妙了。
  上述大型魔术需要大型道具,演出费用昂贵,因此,魔术家们还创造了一系列微型魔术,它们不仅演出方便,而且能在小范围内表演,道具可以自己做。
  冰中纸牌
  “冰中纸牌”特别适合在酒会上表演。表演者手里有一副纸牌,他拿着这副牌走到客人们面前,请其中一位客人抽出一张纸牌,并让他将这张牌撕成四块,然后交还表演者,表演者又把其中的一块交给第二位客人保管,再由第三位客人将剩下的三块烧掉。然后,表演者向女主人耳语几句,女主人便端出一个盘子,只见盘子上放着一块冰,使客人们大为惊愕的是,冰块里冻着一张纸牌,一张缺少四分之一的纸牌,人们自然想到了第二位客人手中的一小块纸牌。敲开冰块,拿出纸牌,与那一小块相拼,哦!竟然天衣无缝,完全吻合。
  这个节目表演起来很容易,但却要做比较复杂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选出一张牌,即客人以后要抽的那张牌,再从另外一张完全一样的牌中撕下四分之一,好好保存起来。将这张缺少四分之一的牌贴在一小块冰上,然后再把它冻成一大块冰。
  客人抽牌是带“强制性”的,也就是说,他只能抽中和冰中牌一样的那张牌;而且还要让他觉得是在任意抽牌。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很容易:开始表演时,表演者手拿着一副普通牌,他将牌展开给客人看,接着洗牌,洗完牌便凭借巧妙的手法,把普通牌换成一副全由同样牌组成的纸牌,即这副牌里每一张的花色点数均与冰中的牌一样。
  当客人将牌撕成四块之后,表演者便把这四块碎牌拿过来,将其中一块与冰中牌所缺的四分之一互换,然后交给第二位客人,以免抽牌的客人看出破绽。
  戳不破的气球
  气球怎么会戳不破呢?魔术师在观众面前用一根金属针穿刺气球,气球却不会炸掉。
  表演者事先对气球已经作如下处理:将充足气的气球稍为放掉一点气,然后在气球相对的两端分别贴上一条三公分长的透明胶带。表演者右手拿针,从上往下在贴胶带处插入气球,从另一端贴胶带处穿出。胶带能使“伤口”不再扩大,因此气球内的气体是十分缓慢地泄漏的。抽出金属针,轻轻弹一下气球,让它在空中飘浮一会,使观众看到它“安然无恙”。当表演者再次把针插入气球时,只听得“砰”一声,气球炸了,因为这次不是从胶带处插入的。这第二次穿刺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气球有了“伤口”,空气在慢慢跑出来,气球就越变越小,所以必须让它炸掉以“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