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所谓“七十二行”
栏目点滴
期数总第 65 期
  概括社会分工,人们常说是“七十二行”。但按事实计算,又岂止此数。因此,所谓“七十二行”者不过是前人对各种行业的通称,是略举其数而已。
  关于行业,据史料记载,唐代开始就有“三十六行”。据《清波杂录》记载,这是指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球宝行、丝绸行、麻行、首饰行、纸行、海味行、鲜鱼行、文房用具行、茶行、竹木行、酒米行、铁器行、顾绣行、针线行、汤店行、药肆行、扎作行、仵作行、巫行、驿传行、陶土行、棺木行、皮革行、故旧行、酱料行、柴行、网罟行、花纱行、杂耍行、彩兴行、鼓乐行、花果行。
  到了宋代,随着生产的发展,行业也逐渐增多。宋人田汝成《游览志余》一书说:“杭州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也。”可见唐时的三十六行,已经增加为三百六十行了。
  元朝的杂剧,又把七十二行,转记为一百二十行,如《元曲选·关汉卿》载:“想一百二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
  明朝也是习惯称三百六十行的,明杂剧《白兔记·投军》中就有此一说。
  在行业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行业不断产生,但是有些行业也会随之消灭。如过去舂米用碓子,乡村便有制碓行业,称为碓匠。近代碾米机的产生,碓匠失业了,这种行业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