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一只回形针的发现
栏目艺术天地
作者约翰·詹尼斯(美国)
期数总第 74 期
  亨利·穆尔和奥古斯特是怎么搞上雕塑的,我无从所知,但我自己是一个早晨极其偶然地与这一行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下决心清理一下那一叠厚厚的帐单,什么电费啦,磨割草机的刀片费啦,给猫注射的防流感疫苗费啦,还有,前门换了把新锁,窗子补安一块玻璃——前几天我把门锁的钥匙弄丢了,只好破窗而入。但是付帐可千万不能慌慌张张,因为写支票是一项很庄重的仪式。要仔细想想生活的意义,再揣摩一下不计后果地带全家老小下馆子后存折的情况,在此之前可不能草率行事。
  我想着想着,随手拔下了别在一沓厚厚帐单上的回形针,弯来弯去。
  也许是由于这段铁丝不软不硬,又不短又不长,又能任意弯成各种形状的感觉,使我蕴藏已久的艺术才华得以显露;也许是摆弄回形针比开支票更有趣。又有谁说得准天才是怎样诞生的呢?
  随你怎么解释,反正我是在几分钟之内就完成了我的回形针处女作。我把那堆票据都翻了一遍,卸下来的回形针正好够我把这份新行当维持到晚饭后。
  我和别的艺术家一样,先从静物开始。首先塑了一枝简单的野花;然后是印象派时期的老一套,一盘水果,一只酒瓶和一只酒杯。(图1—3)。
  静物就练到此为止。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作为一名迟学者,在向“国家美术学院”选送作品之前,还得抓紧时间再创作一些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作品。我试了试哥特式建筑,又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图4)。
  这回形针对新艺术派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但这又太不富于冒险性了。我停了一会儿,觉得肖像没准儿是我的拿手好戏。我琢磨了好一段时间,解决了塑造眼睛的问题。(图5)。
  午饭后,我觉得时机成熟了,该对付一下——自古希腊以来几乎所有雕塑的根本所在——人体。第一次努力的结果,虽然能看出点眉目,但我觉得是照葫芦画瓢,没有新意,又拆了(图6)。
  我需要一种更富有雕塑风格的创作手法。我左弯右弯,搞坏了一个又一个的回形针,终于完成了一副作品,我题名为《半卧的裸体》(图7)。
  这大大地鼓励了我。我觉得我现在可以尝试一下更摩登的流派了。下午3点15分,我的现实主义时期开始了,代表作有《骑车人》和《月票使用者,1984》(图8、9)。
  现在,该向雕塑艺术的最高峰冲击了。我能应付得了这个挑战吗?我战战兢兢地开始塑造那种最难的流派——抽象派。我压根儿不是什么艺术评论家,只能算是平平庸庸,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但我并不认为我的作品拿不出手。第一幅是《带纽结的抽象线》……(图10)。我想,不是我吹牛,我的最佳杰作要算是《劲风中池塘边的冬青林》。
  到了这一步,就再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发展了。但在我全力以赴地克服了手指的酸痛和精神的疲惫后,终于又背弃了抽象派。再苛刻的批评家也不会不同意,在这部我称之为《长号独奏》的作品中,我赶上了世界最最新的潮流,返回大自然。(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