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第一钢琴协奏曲
栏目社会之窗
作者张威(中国)
出处报告文学
期数总第 42 期(1984.9)
  卓越的艺术成就只有用眼泪才能取得。谁不备受折磨,谁就不会有信心。——〔法〕安格尔
  一
  1958年,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前夕,刘诗昆作为名钢琴家被邀请参加。国家委派他去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从师于著名钢琴教育家裴恩堡教授。裴教授是一个鳏居的老人,一位严厉得近乎怪癖的老师。
  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明亮的教室中,裴恩堡教授叼着大烟斗第一次倾听刘诗昆的演奏。半小时过后,教授的脸上出现了一种不耐烦的阴影。最后,他粗暴地打断了演奏,挥挥烟斗说:“你究竟把这些曲子弹过几次?”
  刘诗昆站起来规规矩矩地说:“对不起,老师,我只弹过一次。”
  “天啊!”教授耸耸肩膀摊开手,“你是来参加比赛的还是来观光的?临比赛只有四个月了,我要告诉你,别的国家的选手,两年前就开始准备了。”
  刘诗昆呆立着,局促地掰着手指。
  “你以为你只有李斯特就够了吗?这次是全面考核,要巴哈、贝多芬、莫扎特、萧邦、柴可夫斯基!”教授挥了挥拳头,飞快地从皮包里甩出厚厚一摞琴谱,“把这些弹熟,两星期后再来见我。”他夹起皮包,拉开了门,又回过头说,“对不起,也许我有点粗暴。不过,依你现在的水平,要想获奖,难以置信!”
  刘诗昆夹着一摞琴谱,慢慢走回莫斯科大饭店。西伯利亚的料峭寒风吹起他的衣角,勾勒出他瘦削身体的轮廓——才两个星期,他体重掉了三公斤。
  刘诗昆踏进莫斯科大饭店六层有钢琴的一间居室,躺在床上发呆。完啦。他想,我已经被判了死刑。他很快从床上跳起来,把教授留给他的琴谱浏览了一遍:五十个曲目,不多不少,古典的,现代的,世界上的钢琴曲太浩繁了,指定的作品,多数是他过去没碰过的。五十首,每首平均二十分钟,连续弹奏要近十七个小时。每一小节都必须精雕细刻,两个星期内必须弹得烂熟,还要富于理解地表现。天啊,真完啦!刘诗昆一下倒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随即疲倦地闭上双眼。
  半小时后,他睡眼惺忪地想:难道我到这来是睡大觉的吗?我的身后是祖国啊。老师怎么对我说的?几代人的宿愿,祖国的期望……
  二
  他飞快地跑到楼下餐厅,买了两公斤面包、一袋香肠和五公斤柠檬水,然后把自己反锁在屋内,从既定曲谱的第一页,扎扎实实地弹了起来。
  此后,莫斯科大饭店六层最靠西面的那间屋子的灯光,每天都是凌晨三四点钟才熄灭。怕妨碍隔壁休息,刘诗昆在钢琴弦上夹了纱布。
  两个星期内,他没有下楼吃饭。
  第十天,刘诗昆发现双手有七个指甲里弹得渗出了血。他吮了吮,包了胶布。
  第十四天,刘诗昆从房间走出来,感到走廊里光线强烈,眼睛敏感地流出了泪。打扫房间的服务员喀秋莎见了他,吓坏了:“刘先生,你的眼睛,红。你的手怎么了?”
  刘诗昆这才意识到今天必须整整衣冠。他照了照镜子,眼睛里布满了红红的血丝,象兔子眼。脸色苍白。他揭去了贴在手指上的胶布,只觉得钻心疼痛。不过,他暂时顾不得这一切,时间已经不早,他下楼坐上了出租汽车。
  裴恩堡教授叼着大烟斗,坐在琴房里不耐烦地看着表。看到刘诗昆进来,他用手指了指钢琴,然后在安乐椅上慢慢闭上了眼睛。
  刘诗昆坚韧不拔地、颇潇洒地弹奏着巴哈、贝多芬、萧邦……一会,教授从安乐椅上站了起来,围着钢琴踱步。老人的脸上现出了明显的惊讶。临吃午饭的时候,教授才示意他停止,并把双手交叉在胸前,满意地说:“很好,唔,弹得很帅!甚至可以认为,你可以拿到不错的名次。小伙子,你是怎么找到窍门的?唔?”倏地,教授的眼光凝结住了。他注意到了刘诗昆的双手。后者则下意识地把手抽回去。教授说:“伸出来!”那畏缩地伸出来的十个指头上,个个淤血朱殷。教授的手颤抖了。教授是个深沉的人,他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分激动来。他带着一种父爱般的慈祥对刘诗昆说:“下次请到我家里来上课。”
  三
  下课了。刘诗昆走在莫斯科街头——那街边的枞树,那天外红红的夕阳,那在空中飞翔的鸽子,那艺术雕塑旁的喷泉……莫斯科有多么美啊!以前,他可是一点都没注意。
  等不及坐电梯,他一步四级地奔到六楼。“今天晚上我得大吃一顿!”他想。
  “刘先生,您今天这么高兴啊?”戴着高高尖尖白色帽子的服务员喀秋莎象只小鸟一样地从楼道里蹦出来,头发上的黄色缎带也在闪亮。
  ”没什么,没什么。“刘诗昆极力掩饰着自己的激动。
  “今晚莫斯科大剧院上演《蝴蝶夫人》,你有兴趣吗?瞧,我这有两张票。”喀秋莎脸涨红了,眼睛望着地。
  刘诗昆呆呆地站着,半晌才说:“我倒想去,可是不行,还有一个月了,我要好好练琴。”喀秋莎失望地走了。刘诗昆掰着手指头,掰完了左手,又掰右手。最后,他进了房间,锁上了门。
  现在,他开始主攻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这个曲子弹一遍四十五分钟,他准备今晚不间断地弹五遍。
  十一点半了,刘诗昆感到口渴,暖壶空空。服务员晚上没来送水,他提着壶走出门去打,见喀秋莎坐在走廊里的沙发上,睡着了。茶几上放着两个暖水瓶。
  喀秋莎很快醒了。刘诗昆问:“你怎么还不去休息?”
  “我还没给您送水。您的琴声不停,我进去打扰,您会生气的。”
  “啊,我要弹到四点钟的,你也就等到四点么?”
  喀秋莎笑了:“也许吧。”
  刘诗昆心里充满了感激。他知道,喀秋莎没事的时候,就会坐在走廊的沙发上,两只手托着腮静静地听他弹琴。
  “俄罗斯人是很有音乐传统的。”他想。
  四
  临近比赛的前两个星期,他抽空去欣赏了莫斯科大运河和莫斯科郊外的森林风光,他还在博物馆看了列宾和列维坦的俄罗斯风景画,翻阅了不少有关柴可夫斯基的资料和俄罗斯历史,吸取着俄罗斯土地的营养。他想,演奏的时候,我眼前非有一幅俄罗斯土地的辽阔而雄浑的画面不可,这样情感才真实而不浅薄。
  三月二十二日,比赛开始了。在世界琴坛名手的激烈角逐中,刘诗昆相当出色地弹完了十七——二十世纪世界诸钢琴大师的作品,从而获得决赛的资格。
  决赛曲目,就是钢琴家和莫斯科交响乐团协奏《第一钢琴协奏曲》,八名选手,每人各一晚。刘诗昆安排在比赛最后一天。这天晚上,裴恩堡教授没有出席。他太激动了,他躲在家里听实况转播。
  刘诗昆演奏完,浑身大汗淋漓。他顾不得看那灿烂的鲜花,听那震耳欲聋的掌声。他回到莫斯科大饭店,躺下就睡着了,他不知道,此刻,来自世界各大通讯社的一百五十名新闻记者,在莫斯科的春寒中,正挤在克里姆林宫新闻发布中心的角楼侧门,焦急地探听比赛结果。
  次日早上,刘诗昆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得知他荣获本次比赛第二名。他兴奋之余又有些沮丧,为什么不是第一?他对着收音机挥挥拳头,那意思是:下次再看吧!
  但是无论怎样,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钢琴家赢得的最高的世界性荣誉。
  嫣红的早霞映透了窗幔,刘诗昆发现钢琴上摆着一束郁金香,鲜艳美丽。昨晚竟未发现。他走过去嗅了嗅,香味清芬。花束下扎着一条黄色缎带,金光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