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廖承志自画像
栏目人物
出处文物天地
期数总第 48 期(1985.1)
  廖承志同志喜欢画画,而且喜欢通过自画像以“言志”。他在不同时期所作的自画像,今天已成了珍贵的革命文物。
  这是廖公回忆长征的自画像,作于1969年7月被“软禁”期间。画面上,一位战友倒下去了,他默默地向战友致哀,然后迈着更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进(见插页)。廖公把这幅自画像和另一幅回忆长征途中所见的动人情景的画,连同一封语重心长的信,由他夫人寄给在青海劳动的女儿廖茗,勉励她“千万不要忘记革命是千辛万苦、无数牺牲才得到的胜利”。
  这是廖公在国民党监狱中绘的自画像,形象地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见插页)。廖公既坐过“洋牢”(日本三次,德国、荷兰各一次),也坐过“土牢”(国民党两次,张国焘一次),第二次坐国民党的牢时间最长,处境也最险恶。他于1942年5月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逮捕,关押在江南泰和县马家洲集中营,后转重庆歌乐山监狱,先后关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黄家园子和白公馆,遭受了比过去更加残酷的折磨,但始终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廖公在马家洲集中营还画了一组反映狱中生活的自画像,共8幅。这里选登的两幅(图1、2),含蓄地表达了他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以及所遭受的恶劣待遇。这组漫画被秘密送到重庆。当时在重庆的周恩来、董必武和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看后,都对国民党的卑劣行经极端愤慨,对廖承志同志的坚定立场表示敬佩。
  1946年夏天,刚从国民党监狱出来的廖承志同志给外甥女李湄画了一幅漫画(见插页),画的是一个胖子笑眯眯地坐在椅子上,顽皮地眨着眼。题词是:“革命者的神经,不要象纤维一样!”“因此经常笑,经常头向着天,永远不要消沉!”这幅画作者虽然没有注明是自画像,但我还是认为是廖公的自画像。这不仅是由于画的是一个胖子(廖公外号“廖胖子”,他母亲爱称他为“胖仔”),更主要的是画上的人物豁达乐观,这正是廖公的性格。有人说,他是面对死神也会发笑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请看他在江西泰和县马家洲集中营所作的两幅自画像:一幅是他在狱中擦澡,面对简单的洗澡设备——木盆,他笑容满面(图3)。另一幅也是在狱中,当他睡着了的时候,就做起了甜蜜的梦。在梦中,他的心飞出了监狱,他和同志们一起战斗了。你看,他高兴得脸上露出了微笑。梦做得很香,就连耗子在他身边嘁嘁喳喳举行“婚礼”也不知晓(图4)。
  这是廖公1970年3月在长期被迫终止工作、与外界隔绝的逆境下所作的自画像(见插页),充分表现出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强意志。
  廖公喜欢画熊猫。但这里的一只“熊猫”却不一般;它双脚直立,挺胸凸肚,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笑容可掬,俨然一位和平友好的使者(见插页)。这是廖公1979年5月率“中日友好之船”代表团访问日本时,为中日友好议员联盟滨野清吾会长所作的画,画家风趣地把它题名为《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