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男女知多少
栏目知识窗
作者李书祯(中国)
出处《科学天地》
期数总第 10 期(1981.6)
  在当今世界,总的来说,男的占总人口的50.1%,女的占49.9%。据1978年统计,世界上男的比女的约多1000万。
  但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人口中,男女比例又各不一样。
  在欧洲(除苏联外),男的比女的约少1290万。亚洲的情况大体相反,男的约多4690万,是世界上男人占比重最高的大洲。非洲、大洋洲的男女人数大体相等。
  性比率的变迁
  在人一生中的各个不同时期,男女比例是不断变化的,总的趋势是,最初男性多于女性,到结婚年龄时,男女人数大致相等,壮年以后,女性则多于男性,越到老年,则相差越多。
  从受精开始,男女性别之比就出现很大的不平衡,男性胚胎比女性约多20%,即120:100。这个比数叫“第一性比率”。
  但由于在近十个月的怀孕期内,男性胚胎死亡率大大高于女性胚胎。到出生的时候,这个差别已大大缩小,只有104—107:100。这样,世界上每年出生的婴儿中,男孩比女孩约多400万。人们把上述比数叫“第二性比率”。
  此后,男性死亡率仍略高于女性,大约到20岁时,男女人数之间接近于100:100,这就是所谓“第 三性比率”。
  青壮年时期,男女人数的这种平衡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中年以后,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到五、六十岁以后,女性人口总数多于男性。85岁时,男女之间的人数比为62:100,85岁以上,女性总人数约为男性的2倍。
  谁“控制”男女人数之比
  人一生的各个不同时期及各个不同国家男女人数之比是不一样的,除去前面讲的一些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男女人数的变化呢?
  1.生产力发达程度。生产力比较低下,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国家或民族,人们常常希望多生男孩,因为这样可以增加劳动力。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高,婴儿、青少年在人口总数中占的比重相当大,我国的情况基本上也是这样。某些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主要由男子操作,而服务性行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并主要由女子承担,因此,农村中男的比女的多,而城市中则女的比男的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男人外出谋生的较多,因此情况常常相反。
  2.生活水平。从不同国家的男女人数统计可以看出,发达国家里,女的往往比男的多;而发展中国家,则男的往往比女的多,这与生活水平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在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水平高,食品中的肉、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占的比重大,因而使人的体液呈酸性,生的女孩比男孩多;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蔬菜在副食品中占的比重大,因此,人们的体液呈碱性,生的男孩就比女孩多。
  3.战争。战争时期,成年男人死的多,这也影响成年人中的男女人数之比。
  4.社会制度。封建社会重男轻女,人们常希望多生男孩。由于这种思想作怪,使得父母亲甚至整个社会对男孩和女孩的态度也不一样。比如生病后由于对待态度不同,使女孩死亡率增加,甚至刚出生就被溺死。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死于车祸的男性多于女性。
  5.人类寿命。全世界总平均,女性寿命为59.2岁,男性为55.6岁,相差3.6岁。我国人口的寿命,据1978年统计,男人为66.95岁,女人为69.55岁,相差2.6岁,比世界平均数小一些。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约旦、尼日利亚、上沃尔特、利比里亚、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女子的寿命比男子略短。
  (任光摘自《科学天地》1981年第6期,作者李书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