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燕窝
栏目知识窗
期数总第 36 期
  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攀登着竹梯或藤梯,从悬崖峭壁的岩洞里采集一种东西——它们并非珠宝古玩,又非灵芝仙草,而是如玉似雪的燕窝。
  燕窝小巧玲珑,形状象半个茶杯盖。它在中国烹调业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一种精美的食物,又是不可思议的滋补药品。
  一次我在香港的一家中国菜馆吃饭。一种离奇的菜汤引起了我研究燕窝的兴趣。这汤叫“海燕窝、毒蛇、菊花瓣、柠檬香草莲子汤”。当我们喝了一点“铁观音”茶和吃了几片香酥鹅肉以后,服务员拿上一只大碗,放在我们旁边的桌子上。这时进来一位中国老者,身穿一件宽大的紫色长袍。他的左手腕上悬着一个棕色皮包,上面有银白色的龙的图案。当他走近大碗时,忽然一个活蛇头从他的包里露了出来,张着口。老人敏捷地抓住蛇头,灵巧地一挤,蛇就吐出一、两点毒液,滴入大碗里。
  此汤色彩纷呈,味美绝伦,使我尝到了有生以来的最佳中国菜。汤里还有切成小片的蛇肉,但主要成分是半透明的细条实心面和粘答答的胶状燕窝。我的朋友深信此汤能滋补养神,延年益寿。
  燕窝是由一种东亚雨燕筑起来的,主要在沿海陡壁的岩洞里,偶尔也可以从内地发现。雨燕穿梭于空中,捕食小飞虫。当雄燕开始筑窝时,它首先选择又高又安全的地方,然后从它那肿鼓鼓的唾液腺吐出分泌物。这种从它的嘴里吐出来的“胶水”象一股连绵不断的又薄又软的“细条实心面”。它把头摇来摇去,吐出来的“胶水”就成了一个浅浅的象半个茶杯盖似的燕窝。待它一干,千丝万缕的分泌物粘在一起,整个燕窝就牢牢地附着在岩壁上了。在这小小的天堂里,雌燕开始下蛋,孵出下一代,这个过程约两个月时间。
  在香港铜锣湾地区的百得新街,我发现一个叫“暹罗燕窝”的酒店。这个酒店的燕窝用40种不同的方法烹调。当时,最好的燕窝为4,000美元一磅。在雌燕下蛋之前收获的“白色”燕窝被列为上等品。夹有羽毛的黑燕窝(须经充分清理后才可食用)却要便宜得多。
  燕窝的可食性很可能是中国人发现的。约在1750年,有位住在暹罗的中国人叫豪晏(译音)。他发现沿海岛屿上的岩洞里,雨燕筑窝孵鸟,繁殖后代,洁白无瑕的燕窝能在热水中溶化。雨燕被认为极其纯洁,它只是从空气中和浪花里吸取营养。它的名字,在当地的意思是“喝风鸟”。
  豪晏看到了燕窝的商品价值。1770年,他带着五十箱烟叶去见国王,表明他愿以此来换取在两个岛上的岩洞里采集燕窝的权利。国王同意了他的要求。几年后他实际上垄断了燕窝的经商,变成了百万富翁。国王后来意识到了这种燕窝的巨大价值,他收回了这个权利。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得以机会与一位贩运燕窝的人士进行了简短的谈话。我问:“为什么燕窝的买卖要搞得这样秘密?”他笑了笑回答:“道理很简单,这正与黄金运输要秘密进行一样。现在黄金是每盎司400美元。最高级的燕窝每盎司将近300美元。每次我们把燕窝从这个仓库运到另一仓库,或从包装间运到机场,都面临着被抢劫的危险。”他还谈到,产燕窝的岛屿是用铁丝网保卫着的,否则小偷就会来捣乱,全然不顾对雨燕及岩洞产生什么后果。
  雨燕的喉中能发出一种声音。利用回声,它能在漆黑的洞底飞行,找到它的窝巢。
  从高耸的悬崖峭壁上,我们可以看到长达二三百英尺的梯子。(本文题图)人们就是沿着这些梯子,带着手电,攀上峭壁,寻找和采集燕窝。他们用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夹住燕窝,设法使它脱离岩壁,然后小心地把它放到藤篮里。
  化学分析表明,燕窝的营养价值其实并不高;当然,这并不降低它的身价。我希望,这种非凡小鸟的前途能够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