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天马
栏目文史园地
作者陈树青(中国)
出处旅游
期数总第 39 期(1984.2)
  去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
  这个图形标记的形象是根据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刻工艺品描绘的。1969年,这件文物珍品在甘肃武威出土,立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它是我国当时绘画、雕刻、冶炼、铸造多方面技能的结晶,是我国文化历史悠久的一种代表性的杰作。它,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论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是极为生动健美的。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给人以力量和想象,又让人感到无比神奇。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腿正踏在一只龙雀的背上,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动态,在雕刻上正好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凌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这种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今天,也令人折服叫绝。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而它的头上却有一个迎风飘动的缨络,尾巴末梢又打了一个结,这种细微之处的处理,特别是它的装饰性,又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
  这件古代艺术品,过去曾叫作“青铜马”,又叫“马踏飞燕”“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采用。但后来发现,马足踏的不是燕子,而是龙雀。龙雀又叫飞廉,关于它有许多传说,说它是一种神兽,说它来自西域,说它最善于疾飞,因此又被比作风神。张衡的《东京赋》里就有“龙雀蟠蜿,天马半汉”的说法,《后汉书》中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不敢肯定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那时就是极为珍贵的。龙雀是风神,飞行疾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真是匹神马了。
  用这件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颇有象征性的。中国是悠久的文化古国,又在腾空飞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