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4+2
栏目人物
作者章怡
出处读书
期数总第 163 期(1994)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在清华大学某个小会议室里看到4+2幅肖像。4幅挂在较长的一边墙壁上,另外两幅则挂在较狭的一壁。
  是4个巨人像: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前3个穿中式长衫,只有赵元任穿西装——也只有赵元任我见过,一起吃过饭,上下古今畅谈过。
  另外两幅则是时人大都熟悉的闻一多和朱自清。两个中华民族魂。为了复兴中华,他们都做了绝对无私的奉献。一个面对特务的威胁全无惧色;一个面对贫病而不屑一顾美国的救济粮。“生命诚可贵”,难道他们不懂?但他们为了群体却视死如归。
  6个真正的学者,6个中华民族的智者,6个真正的“人”,各有各的见地,各有各的贡献,各有各的遭遇,各有各的心路历程。但他们的肖像挂在一起,却活生生画出了近百年中国知识分子走过的道路,远非平坦的道路。或者可以说,他们心中都刻画了两个字:中华。
  在他们当中,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周作人说,这是因为他晚年性情与学问环境相冲突,非这样结局不可。浦江清说,不对,他的自沉乃是超脱人生,超脱学问的大解脱。陈寅恪则认为,眼见中华文化沉沦,而被这种沉沦中的文化“化”了的人,必将随之而消亡。一个大知识分子的自沉,绝非他本人一己的悲剧;无宁说,这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文化的悲剧。
  在某一天,有没有可能4+2+1?——那1,是吴晗。或者他的像挂在壁的另一边,或者照现代名单学或座次学,矮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