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床头琐记
栏目杂谈随想
作者邢卓
出处青春岁月
期数总第 168 期
  无所谓
  如果不幸的事情已经铸成,你不想让无聊的俗人将你的悲哀当做谈笑的资料,就一定要做出无所谓的样子,这“无所谓”是抑灭一切闲言碎语的最好办法。
  真与假
  在过去那疯狂的年代里,你喊出一万句革命透顶的口号,似乎也难以稍抬你“不凡”的身价,因为这样喊的人实在太多,震耳欲聋的“时代强音”如汪洋大海。然而,你若不慎发出半日句“反动”之语,灭顶之灾就冲扑而至。你会申辩:“我那一万句革命的抵不去这半句反动的么?”抵不去!那万句“革命的”被裁定为虚假,这半句“反动的”被确凿为真实!
  悲与喜
  一些排斥悲剧创作的人摆出的理由是:悲剧剥夺人的眼泪,制造凄惨的情绪,人的生活已然很沉重了,为什么还自造烦恼?而喜剧可以使人轻松欢乐。喜剧固然能博得人畅意悦心的一笑,却不免失于暂短和浅薄;悲剧则将尘世的苦难昭示于众,使自身的痛苦在更深更烈的悲惨中稀释,从而得以安宁和慰藉,从某种意义上讲,悲剧给人的欢乐更持久更丰富。
  还是悲与喜
  生理学上讲,过度的兴奋与过度的哀伤于人的身体同样的不利。因此,太好的事与太坏的事于希望健康长寿者来说没有根本的区别,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喜欢唱:平平淡淡才是真。
  疲惫与寂寞
  在奋斗的漩涡中,感到十分的疲惫,常常忧虑地感叹:何时能舒舒服服睡个好觉,轻轻松松乐他一场?也有人在虚空的光阴里诅咒令人发疯的寂寞。百无聊赖是享受,也是一种折磨。
  纠缠人生的两种情绪,不能并存的两项财富,你喜欢哪个?
  玩
  一个孩子到田野来玩风筝。风筝很大,他很小。空中的它牵着地下的他趔趔趄趄地跑。他到田野上来玩风筝,田野上,风筝玩着他。
  被玩着的感觉好像也是玩着。
  成败文章
  一篇很深邃很美丽的小说来的也许并不吃力。构思时很汹涌,下笔时很流畅,只用了七分力气,就成了这得意之作。心里充满欢喜。
  一篇很蹩脚很愚钝的小说也许作得很不容易。构思时累晕了头脑,下笔时吭吃吭吃,眼睛阵阵花,胸口阵阵痛。变成了铅字。读者不赞许,自己不满意。尽管如此,还是十分地珍爱它。每当想起它,就想到那沉沉之夜中黑蚊叮咬、热汗淋漓的苦难情景——这便是舍不得将不成功的手稿送进纸篓而终于送到编辑部的原因。
  我知道
  尽管我知道鼓励我们坚强的人自己未必就坚强,鼓励我们勇敢的人自己未必就勇敢,但我依然用全身心拥抱住这份鼓励,从中汲取力量。
  怕与不怕
  小时候听了神鬼的故事就不敢走夜路,现在具备了身处黑暗毫无惧色的胆量,并非不信了鬼神,只是知道了些人世的真幕,不再像儿时那样对生活充满迷恋和憧憬。体验了人生的艰辛,就藐视死亡,不怕死了也就不怕了鬼神和夜路。
  自己动手
  让孩子干活比自己动手还要麻烦。只说洗碗:小手捏不牢,时时有摔碎砸破的危险;端碗走路你要帮他掀帘,帮他开厨房的灯,帮他找出洗布,帮他拧开洗涤灵的盖倒出适当的剂量,还要叮嘱水不要溅到鞋上;要替他开碗橱的门,检验碗底的水是否控干净,最后还要帮助拧一拧水龙头……尽管麻烦,还是要让他们动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