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既不看重安能杀之(战国智谋三则)
栏目文史园地
作者莲芳
出处智囊
期数总第 168 期(1995.2)
战国时,在秦国推行改革的著名人物商鞅原是卫国人,名叫卫鞅,也有称他公孙鞅的。年轻时,商鞅前往魏国求学,在魏相公叔座门下当家臣。公叔座发现商鞅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很器重他。公叔座临死前,向前来探望的魏惠王郑重建议:“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听之。”希望惠王在自己死后,起用商鞅为相,主持全国政务。他还提醒惠 王,如不打算重用,“必杀之,无令出境”,以免日后为别国所用,成为魏的后患。惠王走后,公叔座又召商鞅致歉说:“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者,王绝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擒。”
商鞅闻听,淡然回答:“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故没有马上离开魏国。
果然不出商鞅所料,刚愎、保守、自信的魏惠王事后根本没有把一个年轻的家臣商鞅放在心上,不用也不杀,不予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