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形形色色的临终诗
栏目知识窗
作者张自中
出处东方时报
期数总第 114 期(1990.8.20)
  诗人到了临终之际,如果神智清醒,而又有感触,尚能口述或执笔,也许会写下一生中最后一首诗。一般称这为临终诗。
  这类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当然要推大诗人陆游的《示儿》诗。他是抱着沉重的忧国之情而辞世的,冀望、叮嘱中,一片忠贞跃然纸上,自是感人之作。
  与陆游相反,却也是很著名的,要数清初的吴梅村。他写了临终诗四首。其一云:“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这首临终诗充满了悔恨之情。
  吴钟峦是抗清失败后自焚而死的烈士。他临死时亦赋诗一首,只存两句:“只因同志催程急,故遗临行火浣衣。”把自焚说成是“火浣衣”,可见他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还有个徐亮,平生事母至孝。临死口占四句云:“一生岁月三春梦,十载辛勤宿草坟。七十八龄孺慕毕,而今原下见慈云。”此人临终并无别话,只想到能在九泉之下见到母亲,孝心可谓至死不渝。
  也有人对死表示十分酒脱。康熙年间的严我斯这样写道“误落人间七十年,今朝重返旧林泉。嵩山道侣来相仿,笑指黄花白鹤前。”此可谓深明生死之理,没有丝毫的粘滞。
  有一首临终诗写得相当凄惨。康熙年间宜兴人潘崇体,一生穷得出骨。死时赋《绝命词》四章,其中一首写得一字一泪:“最苦衰年尚训蒙,病深含泪作冬烘。夜台渺渺魂归处,差胜人间叹路穷。”读之使人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