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学“东西”
栏目生活之友
作者王德春
期数总第 115 期
  汉语教师教外国学生学“东西”这个词,告诉学生“东西”泛指事物,凡物质和精神各因素均可称“东西”,有时可特指人。语义的解释相当 明确,有的教师还告诉学生,“东西”这个词相当于英语的“thing”,相当于俄语的“Вешь”。
  可是外国人初学汉语,弄不清“东西”的指代范围和语用状况,更不知修辞和感情色彩。老师问学生:
  “什么是‘东西’?”
  学生回答:
  “桌子是东西,椅子是东西,我是东西,你是东西。”
  老师提醒。
  “不对,不对。’
  学生连忙更正:
  “啊,对不起,你不是东西。”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再次提醒:
  “更不对了,不能说‘你不是东西’,这是骂人的话。”
  这时学生愕然,问道
  “那么你到底是不是东西?如果是东西的话,你是个什么东西?”
  老师连忙说:
  “不行,不行,‘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是骂人的话。”
  学生听了更是茫然不解。
  老师耐心地向学生解释:“东西”这个词一般指非人的事物,指人时有严格的语用和修辞限制。一般不说肯定句“张三是东西”;否定句和疑问名则带有贬斥、责骂的意味,如:“张三不是东西。”“李四是个什么东西?!”如果再加感情修饰词语,则修辞色彩更为丰富。有时加强贬斥意味,如“你这狗东西!”有时表示厌恶色彩,如“这老东西活得不耐烦了。”有时表示诙谐和笑谑意味,如:“你这个鬼东西,尽跟我捣蛋。”“你真是个笨东西,我讲三名话,你有两句听不懂。”有时表示喜爱色彩,如“这小东西真讨人喜爱。”曹禺剧本《日 出》中有一个女孩叫“小东西”,陈白露称呼她时带有怜悯、爱惜、同情和喜爱的感情。
  学生惊叹道:
  “呀,那么复杂!”
  教师语重心长地说:“所以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学生更加惊奇,问:
  “语言也是东西?”
  老师回答:
  “语言也可称为‘东西’,前面加个‘这’表示强调。”
  学生若有所悟,感叹道:
  “‘东西’这东西真是个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