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多情”的战争博物馆
栏目人生之旅
出处青年参考
期数总第 146 期
军人与女人
今年情人节前夕,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推出一台别开生面的展览——军旅情人。
玛莉蓬·梦露似乎与残酷的战争风马牛不相及,但她留下的一件红色连衣裙却摆在展览橱窗里。当年梦露穿着这袭轻盈单薄的裙衣赶到朝鲜战场慰问将士,冰天雪地里谢绝了官兵们送上的大衣,结果突发肺炎病倒在床。
博物馆女专家彭妮带领一帮女助手致力于研究妇女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她认为军人都是凡夫俗子,人在前线,心中始终崇拜女性偶像。她一直想办个展览,将战争和爱情这两个永恒的主题一齐摆在观众面前。
她发现二次大战时期英军官兵纷纷珍藏军队杂志封面上的美女像,便有心寻找1945年首期《士兵》杂志封面上的模特谢瑞·理查德。《每日电讯报》披露了这一消息,引起公众的好奇,不知战争博物馆为何想采访这位身穿泳装的昔日少女。英格兰中部当卡斯特市的谢瑞私邸四周挤满了记者,伦敦的彭妮面对各方提供的600多件展品忙得不亦乐乎。
第一展室里还摆着许多昨日星辰肖像照片、美女插图、以及飞行员在机头上亲笔创作的倩女佳人。因此,这个展室题为“梦中天仙姝丽”。
军人与爱人
第二展室“真实爱情故事”名副其实,主要展示战地情书和情侣信物。
一位老妪送来亡夫留下的飞行员成茄克,嘱咐彭妮妥善保护、几十年来她每晚都抱着这件遗物上床,在爱人生前抽烟斗、抹发蜡的芳香中安然入睡。若不是为了教育下一代,她实在同“他”难舍难分。
二战期间有一位随军牧师同爱妻之间通信6000余封,堪称世界之冠,可惜展台有限,难饱眼福。八十年代福克兰群岛之役书信往来似乎不多,九十年代海湾战争却积攒下众多蓝色航空信封。
几十年来战地情书内容变化不大,始终弃满昔日深情,怀乡思亲;家中妻女牵肠挂肚,望穿秋水。难免也有几封信的末尾流出:“十分抱歉,但是我再也等不……”。令人潸然泪下的是那摞一次大战期间的情书:威尔一心想上战场,埃米莉执意不许。最后她用红笔写信相威胁,不曾想发信当天他却丧生前沿。
这里披露了一次大战中丧夫守寡和二次大战私生儿女的统计数字。妇女在战争中挂念夫君恋人,彻夜难眠。一次大战中,一位英军士兵倒在战壕里,战友从他衬衫口袋中找到一片他女友从衣裙上扯下来的胸花。二次大战时身陷远东战俘营的官兵,每年只准给亲友寄4张明信片,每次限25个字,仅够报“平安”。
军人与新娘
英国姑娘平生一般只有在婚礼上可以圆“女王之梦”。第三展室题作“战时婚礼风情”,意在以喜庆之情压倒忧郁现实。可惜二战期间的“日不落帝国”家道中落,婚礼大多徒有虚表。婚宴蛋糕个头不小,却是硬纸做模,外涂石膏,里面只有一小块干果真货。新娘婚纱多取之于降落伞等废旧材料。当时的美国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以“租借法案”的名义送来几件婚袍,整个战争期间许多新娘轮流租穿照相留念,好在只需付一点干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