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龙门”与“虎门”
栏目杂谈随想
期数总第 108 期
  天安门原是明清皇城的正门。它创建于明永乐15年(公元1417年),原名为“承天门”,清顺治8年(公元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
  天安门东西原来各有一门。东面的叫“长安左门”,也叫“龙门”;西面的称“长安右门”,也称“虎门”。人们为何将这二门称为“龙门”和“虎门”呢?这与旧时“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的用途紧密相关。
  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明清定时,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科考,经殿试考中者为“进士”。朝廷将“金榜”经天安门送出“长安左门”,然后公布于众。凡是经殿试考中状元金榜题名的,则“一登龙门,身价百倍”,高官厚禄,接踵而来。所以,把“长安左门”称为“龙门”。但朝廷对“长安右门”的使用上,却恰恰同“长安左门”相反,即每年一到秋风扫落叶时,就要把胆敢侵犯“王法”的重犯,押进门内,判明“正法”。一旦进入虎口,必是再难生还,所以,将“长安右门”称之为“虎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