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六百字的诺贝尔获奖论文
栏目点滴
作者阿虞
出处《科普天地》
期数总第 102 期
  196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32岁的彭齐阿斯和29岁的威尔逊的论文《在4080兆赫处天线附加温度的测量》发表在《天体物理学刊》上。论文发表后受到天体物理学家尤其是宇宙学家们的普遍重视。一般认为这是继哈勃发现星系高速运动现象之后对大爆炸宇宙学说的一个重大支持。这一发现,使两位论文作者荣获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这篇论文是诺贝尔科学奖青史中最精悍的,通篇只有600字。
  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是理论物理学家加莫夫1946年提出的一个假说。这个学说预言作为大爆炸的遗迹,可能存在某种热背景的宇宙电磁辐射。十年之后,有一些科学家曾先后计算出这种宇宙电磁辐射的温度可能是10K或5K(K是绝对温标;5K等于-258℃)。
  物理学的任何推论和假说都必须得到实验的证实。彭齐阿斯和威尔逊这两位青年博士当时所研究的课题是银河系辐射源,而不是宇宙背景辐射。1964年,他们的实验接收系统在7.15厘米处接收到一个来历不明的噪音源,经过反复细致的观测并排除仪器故障的可能性后,他们断定,这是一种尚无法解释的宇宙辐射源,并确定其辐射温度约为3K。
  一次,在与普林斯顿研究小组一位专家的通话中,彭齐阿斯偶然获知他们正在从事寻找5K的宇宙背景辐射的工作。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他们于是阅读了大量有关的论文,作了反复的计算、验证和推论,证实他们所接收到的3K噪音辐射正是多年来许多科学家所潜心追求却一无所获的“奇货”。这个3K噪音辐射与理论物理学家所计算的5K辐射只相差二度,实在是大爆炸宇宙学说的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