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影坛六趣
栏目生活之友
作者影人
出处《黄金时代》
期数总第 105 期(1989.11)
一领袖的风度
某地一剧院坐无虚席。一位专门饰演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男演员正在向观众做表演。他已在银幕上多次成功地塑了伟大领袖的形象。所以,他一出场,便引起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只见他用毛泽东式的目光和手势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全场顿时安静下来。这时,这位毛泽东的饰演者像毛泽东主席那样一手叉腰、一手向前挥动着,用纯正的湖南口音大声说道:
“同志们,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是一定要胜利的!”
他那气宇轩昂的领袖风度令全场观众亲眼领略到了领袖的风采。热情的观众目送他迈着毛泽东式的步子走进侧台。
突然,这位演员看见自己所在团的另一位男演员立在侧幕旁,他的脚步即刻乱了,两手摇摆着连连说道:
“歌们儿哥们儿,千万千万别跟团里说我在这儿走穴啊!”
二临时演员
某部影片中有一个日本兵强奸中国妇女的镜头。扮演被强奸者的女演员是导演临时在外景地找来的一个开服装店的女个体户。女个体户钱赚得多了想来“玩玩电影”,把店托给朋友照看,自己去了摄制组。
时间一天天过去,女个体户的戏却一直没有开拍。渐渐地,她耐不住了,她惦记着自己的服装生意。这天,女个体户推开导演的房门,满脸焦急地问道:
“导演,到底什么时候才强奸我啊?”
三影迷的失望
一位影迷在充满敬佩的目光望着拍摄现场上的一位男演员。这位男演员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曾多次在银幕上看见这位男演员飞檐走壁、腾空而去。此刻,他的英雄正在拍摄一个飞跃10米城墙的镜头。影迷瞪大眼睛屏住呼吸等待着那个激动人心的情景在眼前出现。
影迷奇怪地看到:男演员只是从城墙头上往下跳了两遍导演就宣布此镜头拍摄完毕。影迷不解,去问导演。导演忙中偷闲地回答热情的影迷:
“放心吧,我把片子倒过来一放,你你会看见男主人公在飞越城墙了。”
“为什么不让他真的飞檐走壁呢?像上部电影那样来一下……”。影迷模仿着电影里那个男主角的动作。
“他上一部片子就是这么拍的。”导演说。
“那上上一部呢?”影迷不安了。
“告诉你吧,这人从来就不会飞檐走壁!”导演有点不耐烦起来。但导演到底修养好,紧接着又安慰影迷道:“电影里的事,你别太当真。”
影迷失望地离开了拍摄现场。
四领袖学员训练班
近来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拍得多了,饰演领袖人物的演员供不应求,有关方面便专门开办了一个领袖演员训练班。第一期学员分两个班:毛泽东和周恩来班。一些外貌酷似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人被招了进来,接受严格的形体及语言动作方面的训练。教员认真编写教材,将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习惯动作连缀起来,编成了一个系列化的练习动作。
每天上课的时候,那场面极其壮观:十几个“毛泽东”或十几个“周恩来”排成一排,在教员的口令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极为熟悉的那些动作。整个排练场回响着教员那富有节拍的口令声:
“一大大,二大大,三大大,四大大……”十几个“毛泽东”和十几个“周恩来”在口令声中反复做动作,酷似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体操,煞是好看。
五接吻镜头
男女主角按照导演的要求开始互诉衷肠。一段情真意切的对白过去之后,导演发现:男主角尽管两眼发出了热辣辣的光,但却没有按照分镜头剧本的要求进行热烈的接吻。折腾了好几遍之后,导演才明白:这位男主角是由于心理障碍在作祟。
整个拍摄现场静悄悄,所有的拍摄人员都在注视着男主角。男主角情急之中突然大叫一声:“拿酒来!”
众目睽睽之下,男主角仰脖痛饮,那悲壮的神情令全摄制组的人为之怦然心动。导演命摄影师立即开机。
令人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了:男主角喝醉了,此刻的他,一改往常的温文尔雅,一副醉汉的模样,对着摄影机狂笑不已。
所有的人都楞住了。女主角张大嘴巴楞在她的“情人”面前。摄影机却一如既往地工作,忠实地拍下了男女主角这个剧情之外的一场戏。
后来导演对这组镜头爱不释手,特意改动剧本。男女主角也因这一组镜头中的准确表演而获得了行家们的赞叹。
六替身演员
一位农村小伙子进城来“捞世界”,摄制组热情接待了他。他被告知:他只需要迎头向一辆缓缓驶来的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一撞,就可得到几百元人民币的“替身演员”的演出费。
现场实拍开始了。小伙子穿上剧中人的服装,毫无惧色地突然冲向一辆正在行驶的小轿车,一头向挡风玻璃撞去。只听小伙子惨叫一声从车头上滚了下来,玻璃完好无损。导演和摄制组的人一点儿也不可怜他,只对着他不停地拍摄。
好容易等到关机,小伙子气愤地大叫:“你们怎么让我撞真的玻璃?!”
“难道当初谁对你说过,撞的不是真的玻璃吗?”导演询问小伙子。
“当然没有。可杂志上说,拍电影时撞的玻璃都是糖化玻璃。”小伙子振振有词。
导演笑了:“那是说的外国电影厂。我们以后会有糖化玻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