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他在哪里?”
栏目人生之旅
作者奥尔森·赫夫(美国)
期数总第 105 期
我将行医视为终身职业,这一点早在我考入大学之前就已知道。不过在那些日子里,儿科只不过是个模糊的概念。有一次,课外活动使我有机会参观了一所残疾儿童医院。
我记不起那男孩的名字。他总是纹丝不动地坐在轮椅上,靠着墙壁,围着他的白亮漆钢床活像囚室铁槛。他对我带来的电影并没有多大兴趣,也不跟其他小孩一起玩耍说笑。我鼓起勇气看他时,他的黑眼睛流露出焦灼神情,我知道他需要我多于电影。我假装没有注意,而只是发觉房间另一边比较舒服些。
后来有个人来了。他是当地一个社会福利团体的团员,这次是轮到他陪我到医院来的。他心地好而又随和,似乎不怕那男孩眼中的怒火,两个人立刻便变得非常投契。他们哈哈大笑,轮椅在转动,那只眼睛虽然仍炯炯有神,却变得温柔了。
第二次探访时,我发觉男孩和那张轮椅在房间中央。他的热切目光掠过了我,望向我后面的那张脸,那个有一种未装瓶而能驱走惧怕和寂寞的神秘良药的人。笑声再起,还有礼物,是一只像护身符般戴在男孩瘦削手腕上的手表。是的,他正在和把他骨瘦如柴的身躯折磨得不成形的恶魔搏斗。
那人不再来了。他离开那晚,我从他的眼光里看出他不会再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和那男孩太接近而觉得心里很不舒服。他打电话托辞不来,并说:“代我问候那男孩子。”就是这样。现在只剩下我独自面对搜寻我后面的脸的那双眼睛;独自含糊地回答那近乎歇斯底里的“他在哪儿”的嘶叫;独自看着轮椅退回到墙边。
那是多年前的事了。但像穿破灰云堆后出现的蓝天,记忆中那孩子的焦灼眼神给了我挑战和振作的力量。我希望能像那人一样,解除每天与我见面的那些小孩的一些恐惧和伤痛,我更要他们放心,无须在我后面去寻找朋友。
10@B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