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知子莫如母
栏目人生之旅
作者卡罗尔·哈姆雷斯特(美国)
出处世界博览
期数总第 99 期(1989.7)
  所有的母亲都相信自己的孩子不同凡响,我也不例外。每次学校召开家长会,我都热心地去参加,想听到詹妮弗和凯特林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喜讯;凡是有特德参加的曲棍球比赛,我每场必到,相信他准能进球;詹妮弗和凯特林上完钢琴课或溜冰课后,我总是盼望能听到老师对他们的表扬。但是,结果往往令我失望。
  当我的孩子还年幼时,我就认定他们有才气。特德两岁上就能识26个字母。然而他上小学一年级时,却被分在“慢”组。我立刻去找他的老师。
  女教师说:“别发愁,到时候他会跟上班的。”
  特德上五年级时,学习跟上来了,但在班里成绩平平,并未超过其他同学。
  当时,他决定参加学校的乐队,为了给他买一件合适的乐器,我们跑遍了全城。他最后选中了双簧管。
  售货员提醒他:“双簧管很难学,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单簧管呢?”
  特德摇摇头:“我要与众不同。”
  我为他感到骄傲,这就是他胜过别人的地方。
  特德开始学吹双簧管时情绪很高,可后来愈练愈少。我不断地督促他,但最后他还是半途而废。
  我终于承认自己失败了。有一天,我在杂货店碰见一个邻居,他的女儿是乐队长笛手。我问她:“你的女儿练得怎么样?”我希望听到她说她的女儿也失去了兴趣。
  “哦!我简直听腻了,她整天都在吹长笛。”我不再指望特德当上音乐家了。
  我的第二个孩子詹妮弗是个文雅的女孩儿。我曾相信有朝一日她会成为体育冠军。可是有一天她从幼儿园回到家里大哭时,我的希望破灭了。我问她:“出了什么事呀?宝贝儿!”
  她抽噎着说:“老师说我短路跑得不对。”
  她那优美的体态哪里去了?于是,在下个星期,詹妮弗和我一起练短跑,她总算领会了要领。可我却再也不奢望她成为奥运会选手了。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常常鼓励孩子们什么都要试一试──体操、游泳、滑冰、音乐。虽然他们尚未显示出特殊的才能,但我相信我的孩子是特殊的人,我一向鼓励他们尽力发挥其所长。
  作为母亲就应该望子成龙,让孩子知道你相信他们会出人头地,孩子需要这种支持,因为他们尚缺乏自信心。他们希望听到人们的掌声,尤其希望听到母亲的掌声。母亲的呼唤将鞭策他们前进。
  我也常常回忆起我的母亲,感到自己辜负了她的期望。每当我把四门课是甲,一门课是丙的成绩单带回家时,她揪住不放的总是那个丙,并质问我为什么才考了个丙。
  我当时只是个孩子,感到愤愤不平。但当我逐渐长大时,知道她是对的──我没有尽我所能。我也知道她从不指望我做一个佼佼者,只要求我尽力而为。
  在尚未发掘出母亲所希望我具有的那种潜力之前,母亲就病故了。她对我抱有那样大的信心,以致我自己也不得不猜想它的确存在,因而设法去发现它。她对我寄有的厚望萌发了我沉睡的自尊心。
  现在轮到我的孩子认为我对他们要求过高了。一天晚上,特德在与我谈论他的学习成绩时说:“得到丙就够了。”他又说,“谁说过我聪明?只有你一个人这样想。”
  “不错,特德,”我告诉他,“我的确这么认为,所以我知道你完全能够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