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川剧恋
栏目人物
作者魏明伦
出处魏明伦文集
期数总第 191 期
  落花时节,我望着名画《父亲》沉思……
  这幅画的作者自白奋斗目标:让世界知道,中国除了黄河、长江,还有大巴山。
  我的抱负较小,没有全球意识。
  半生积累,十年奉献,只是想让国内的青年——奢望了,再降个调子——只想让川内的部分青年明白:除了电影、电视、流行歌、迪斯科之外,还有值得一看的川剧。
  说起来是菲薄愿望,做起来是登天的难题。
  发射火箭上天空,吸引青年看川剧,两者哪样更难?实践结果,似乎是后者。
  火箭毕竟由人操纵,现在的青年可不是驯服工具。别说请他们买票进场看川剧,即使通过荧屏媒介,免费送戏上门,小青年一见生旦净末丑,一听昆高胡弹灯,便不问青红皂白,十分果断地关掉。
  这还算是文雅的谢绝。
  武辣者,例如某城某厂工会招待职工观看某一台川剧。戏票发到班组,青工们竟以票作赌。四圈麻将打下来,谁输光了,罚谁看戏。
  燕都戏圣关汉卿,临川才子汤显祖,20年代的川剧作家黄吉安老先生,50年代的巴山秀才李明璋老大哥:你们遇见过如此薄幸无礼的青年观众吗?
  连“观众”的称呼也欠妥切,小淘气们对川剧是“不观之众”!
  秦琼卖不掉黄骠马,顽童奚落,怨得谁来?
  怨“十年浩劫”导致了民族文化的断裂,怨西方思潮蛊惑了巴蜀儿孙的童心,怨小字辈狂妄无知,不识祖国瑰宝,家乡明珠……
  怨艾无济于事,青年无动于衷。他们离了川剧,文娱选择甚多,活得悠哉游哉。
  而川剧失去青年一代,势必活不了多久,别无选择。
  那么,我呢,可有自家的选择余地?
  我一百次打算改行,一百零一次恋恋不舍……
  川剧:孕我的胞胎,养我的摇篮。
  川剧:哺我的乳汁,育我的课堂。
  她与我形影相随长达半个世纪,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她对我的陶冶,我受她的影响,写出来,将是一部沉甸甸的书。
  当年她像海绵一样,吸峨嵋的秀色,取剑门的雄姿,借青城一缕幽,偷巫峡三分险。她敢于盗走神女峰的云雨,才形成与神女媲美的艺术高峰。
  她的绝妙,她的丰富,她的天然蜀籁,地道川味,早已化入我的潜意识。就连我“荒诞”的思维方式和笔下的这点幽默,也来自她的遗传基因。
  川剧:大堰河,我的保姆!
  川剧:在人间,我的大学!
  从大堰河走来的诗人艾青,从人间大学毕业的文豪高尔基:你们最能理解我的回眸乡思。
  弗洛伊德博士:我的恋母心理,可符合您命名的“俄狄浦斯情结”?
  我像儿时扮演过的孽龙,回首处——二十四个望娘滩!
  但我没有奔流到海,而是像一部台湾影片中的小孩,跑向无人问津的古庙,缠绕于被人遗忘的母亲膝下,唱一支纯情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那电影插曲风靡了红男绿女,我眷恋川剧的呼声,却少有青年应和。
  我不得不向川剧母亲进言:您的更年期到了,创造力减退,排他性增多,很难吸收新鲜血液;您外貌苍凉,内耗频繁,整人比整戏有劲;您脾气固执,近似一块铁板,您可贵的海绵精神丢到哪里去了?
  妈妈:原谅我直言尖锐,原谅我孝而不顺。
  我背靠传统,面向未来;身后是川剧,眼前是青年。
  面向着瞧不起祖宗的愣头青!
  背靠着看不惯后代的倔老太!
  我把最难伺候的老少两极揽过来一起伺候。
  我力图调节两者的隔膜,增添几分理解,缩短几寸代沟,搭一座对话的小桥。
  我一戏一招,时而向祖宗作揖,时而向青年飞吻;一招侧重于此,一招侧重于彼;探测两岸的接受频率,寻视双方的微妙契合点。
  惨淡经营的小桥,是一弯残红,还是一道怪圈?
  甲说我是川剧的吴下阿蒙;乙说我是当代的弄潮戏妖;丙说我一窍不通一塌糊涂一团漆黑一无可取;丁说……
  谁识寸草心?我将拙集《苦吟成戏》题赠远方朋友:育我者巴山蜀水,知我者浦江秋雨。
  黄浦江,余秋雨,年轻的教授:是您识破我的佯狂,拂去妖气,揭开鬼脸,还我“稳妥的改革者”的本质。您以犀利的眼光,严密的逻辑,层层推理,滔滔雄辩,指出“魏明伦的意义”是在戏曲危机时刻开拓了一片传统精神通向现代化观念的“中介天地”。
  这片天地虽然中不溜儿,总算争取了一部分“不观之众”——小伙子大姑娘破例接近川剧舞台,坐下来问一问青红皂白,看一看生旦净末丑,听一听昆高胡弹灯,逐渐被吸引,被打动,禁不住为演员技艺喝彩,替人物命运担忧。观众纷纷来信,畅谈感受,索要剧本,并且打听我的下一招。更有难忘的奇迹,曲终人不散,青年蜂拥台前,形成拉拉队,连续呼唤幕后人出场“亮相”,渴望瞧一瞧川剧作者是何模样!
  莫等闲轻视这声声呼唤。
  请宏观审视,这是空谷足音,是川剧界的共荣,是咱们这个古老剧种有可能适应青年观众的一声信号!
  信号的余音,溶进我的恋歌……
  信号告诉人们,当代青年具有可塑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铁板。
  那么,川剧呢?
  您能否以自身的变革去适应下一个历史阶段的文艺风云际会?您能否在强手如林的生存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呢?
  川剧:如果您强化铁板性格,请去凭吊比铁板更僵硬的恐龙化石、悬棺古迹、夜郎遗址……
  妈妈:如果您要恢复青春,请继承发扬您的优秀传统——海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