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第一拨现代化思潮的背影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鲍传江
期数
2003年01期
广州的义记洋行于光绪二十七年(一八九九)到上海开设了一家分店,鉴于在广州十三行、浆栏街多年的行商经验,面对大上海激烈的市场竞争,该洋行一开张即印制了一幅相当于现在对开报纸这么大的广告,借以强调本行章程,以杜假冒。针对商行中最大宗的商品——布匹,广告要求客户认准以下商标:双龙牌为市上最高之货,单龙牌乃市上通行之最者,弥陀佛稍次,双狮旗次之,鱼牌又次之,凤凰更次之……单是布匹多达几十种品牌,真可谓用心良苦。
既为洋行,经营的当然都是泰西(当时对欧洲的通称)各种五金杂货,一百年前,这家洋行向上海市民供应了什么呢?以下内容从广告上照录:
生铁、钉条、青铅、黄铜皮、紫铜皮、竹节钢、旧铁、白马口铁、瓦楞白铁皮、白铁皮、白钻板、新铁丝、铁丝钉、小铁钉、白钢皮、水门听、火石、毛巾、各色花巾、花布、绒毡、老虎绒毯、洋纱缘圈、洋纱线、玻璃洋烛、面盆、颜料、牛奶、洋绒绳、金纸、各色铜铁锁、葛条自来火、各色香水、香肥皂、各色条豆肥皂、后抽皮带、千斤皮带、各色地毯、米斗器、镶金磁壶、玻璃杯、船上机器、各色洋货、各色纸笔簿子、各色水器、各色金货、各色银货、各色大小自来火、各色花绒。
以上商品除了毛巾、香皂、香水、玻璃杯等,大部分都退出了今天超市货架,相对于今天的商品富足,义记洋行对于现代人是一个褪了色的杂货铺的历史影子。而在当年,上海人的第一拨现代化思潮,都是和这些前几代人耳熟能详的词组互为作用的。
第一拨现代化思潮的背影
困境意识与相互依赖
约翰·赫赛的遗作
物权法:诠释与过度诠释
泰勒《革命和革命家》
科学高峰、学术师承及其他
“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创举”
苏继廎:《岛夷志略校释》
中国妇女何时有名
别忘了祖传秘方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