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循声类以探语源”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杨竹剑
期数2003年04期
  周策纵先生《原族》一文(见《读书》二○○三二期),警策透辟,发明多多。文中顺便谈及中国古文字研究,“重‘形’和‘义’之解释”,“但忽略‘语音’的构拟,已经被诟病很久了”。如是云云,似尚可议。杨树达先生属中国古文字研究一代宗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已总括其治学径程为“循声类以探语源,因语源而得条贯”。语音,声类,义相近焉。有意思的是杨氏之学,正是由“诟病”章太炎“形声字声不含义”之说发端。而申其说:“盖文字之未立,言语先之。文字起而代言,肖其声则传其义。中土文书,以形声字为伙;谓形声字不寓义,是直谓中土语言不含义也。遂发愤求形声字之说。”(杨氏《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自序》)终于悟出“同义字往往同源”、“字义同源于语源同”,由是而“持二义以说诸文,则左右逢其源,沛然若决江河焉”。可见至少杨树达治中国古文字之学,并未“忽略‘语音’的构拟”。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