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不应出现的失误
栏目读书平台
作者张和龙
期数2003年12期
  最新一期的《读书》(二○○三年第十一期)上刊登了一篇译文,题目是《通向何方的路线图?》,文章的原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爱德华·萨义德。笔者拜读之后,却发现译文硬伤累累,许多地方令人匪夷所思。译文质量好坏,译者当然要负主要责任,可编辑不逐一核对原文,其咎难逃。
  因译文错误太多,本文只就前五段出现的主要问题(小错只能忽略不计了)提出质疑与商榷,不当之处,敬希批评指正。

  译文:科林·鲍威尔……还分别会见了包括汉娜·阿什拉维和莫斯塔帕·巴格哈提在内的少数几位文明社会的积极分子。
  改译:科林·鲍威尔……还分别会见了包括汉娜·阿什拉维和莫斯塔帕·巴格哈提在内的少数民间团体政治激进分子。
  简评:原文中的“civil society”在词典里确实有“文明社会”的意思,但在这一句中是指非官方的“民间社团”;而“activist”是指“激进主义分子”、“行动主义分子”,而不是似是而非的“积极分子”。这里显然是指鲍威尔与总理阿巴斯会晤后,又与非官方的政治激进分子会晤。这篇文章的结尾特别提到了巴格哈提,他是巴勒斯坦非官方、非主流的政治派别的重要领导人。

  译文:鲍威尔认为巴勒斯坦的现状,至少可以这样说,是有缺陷的。尽管他身居高位,但他仍坚决要求撤下保镖。
  试译:尽管鲍威尔身居要职,但至少可以说,他对巴勒斯坦现实的认识是有缺陷的;不过,他确实要求带上有关材料……
  简评:作者是说鲍威尔的“认识(view)”是有缺陷的(defective),而不是说巴勒斯坦的现实(Palestinian real-ity);“ask for materials to take away with him”是指鲍威尔“要求带上有关材料”,与“撤下保镖”何干?

  译文:一家引人注目的媒体公布了这份有关政府公文。这份文件是布什取得伊拉克胜利后重新找回信心的结果,其中的很多内容与初期的和平计划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试译:媒体开始达成一种共识,把这份文件的内容——许多内容在和平计划的早期就为人所熟悉——表述为布什取得伊拉克胜利后重筑信心的结果。
  简评:“consensus”为“默契”、“共识”、“舆论一致”的意思。

  译文:关于巴以冲突的讨论已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泛滥成灾的言论大多是些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和牵强附会的推测,极少有关于政权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报道。
  改译:在有关巴以冲突的大多数论述中,是精心操控的陈词滥调和牵强附会的推测主宰了话语的导向,而不是权力的现实与过往的历史。
  简评:“如此……以致……”属添足。“泛滥成灾”和“真实报道”皆不确。

  译文:但非官方的报界总是提醒我们……
  改译:但是官方报刊不停地提醒我们……
  简评:“establishment”是个形容词,词典义是“拥护(或代表)现存社会体制(或现有权力结构的)”意思,因此,“the establishment press”是指“官方报界”或“主流媒体”。

  译文:一个未明确规定的前提条件成为以色列转而大幅度修改其对和平计划的消极态度,以及美国明确表示将承担义务的基础:对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控制取得相对的成功。
  试译:以色列对路线图的大幅度修改与接受,美国对路线图所作出的明确承诺,都是基于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即巴勒斯坦人的抵抗比较成功。
  简评:这一句是说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的抵抗获得了成功,导致了以—美对实施路线图计划的兴趣。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能成功地“控制”巴勒斯坦人的抵抗运动。

  译文:无论是否有人对其中的部分做法感到悲哀,它高昂的代价、它所承受的沉重负担和几代将面对以—美权力压倒性的优势但仍不愿屈服的巴勒斯坦人,都是真实存在的。
  试译:这(指巴勒斯坦人的成功抵抗)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有人会谴责其手段、其高昂的代价以及又一代巴勒斯坦人面对以—美压倒性的优势力量坚持抵抗所要承受的重大伤亡。
  简评:“deplore”是“谴责”、“强烈反对”的意思。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