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归口”
栏目
笔谈
作者
万揆一
期数
1981年08期
有些书——特别是古籍,只得求助图书馆。而图书馆的古藉,须有介绍信才能借阅。有时,有了介绍信还不行,还有许多框框。
一位做医务工作的朋友,业余研究地方医学发展史,前年到省的图书馆去借阅方志。管理员看过他的介绍,摇头了。据说,借书也要“归口”。像方志一类的古书,只能借给历史研究所等专业机构的工作人员。至于我这位朋友,书是可以借的,但仅限于古代医药书籍——原来,借读古籍是这样“归口”的!
听了这位朋友的遭遇,当时很有感慨。马克思当年不是借重过图书馆的历史资料么?如果英伦的图书馆也有清规戒律,《资本论》能否问世就很成问题。再说,如果干哪行只能读哪行的书,人类精神生活的领域就太窄小。报童爱迪生发明电灯、唱机,也是没有“归口”,“不务正业”的呀!
今天,借阅古藉的读者,我想总是怀有学术上的目的,不会到故纸堆里找消遣罢?因此,让这方面的书籍为需读者开方便之门,看来还是大有必要的。
“归口”
读周刊的阶层
破除颜回式的迷信
对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
歌唱与民众
“隐士”与猛士
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
十步之内 掞其芬芳
毛泽东哲学批注·选录
《王统照文集》中的陆游诗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