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今人少识吴保初
栏目读书平台
作者童岭
期数2004年10期
  二○○四年第四期《读书》“短长书”一辑下收杜新艳先生《晚清女性死亡的叙事》。此文博引中西史籍,论述精当。惟转引吴保初《姚烈妇挽诗并序》时,“时光绪二十四年三月而是日也”据《北山楼集》当改为“二十日”。
  “清末四公子”中,谭嗣同、陈三立直到今日,还为学界所重。而另外二人(丁惠康、吴保初)则相对寂寞得多。读吴保初《北山楼集》,觉其诗学老杜而直逼江西诸祖,且幽愤深广,多有时代之声。我校前贤汪辟疆先生《光宣诗坛点将录》品之曰“生遘世变,哀乐特过于人,激楚之音,出以清怨”,其造诣之深,此为一证。但他的思想还是宥于士大夫之学,反映到对女性之态度上,则如杜新艳先生所谓“内心的矛盾心理”。不特《姚烈妇挽诗并序》一诗如此,其他如《哀妹文丁酉》等等,俱可见吴氏虽不复有理学家表彰贞妇之谀辞,但仍含“君臣夫妇”之大义。故《许君男哀辞有序》一文有:“姬诚为余死矣。余之所以事亲与所以死国者顾如是”之叹。
  吴保初常常出入于诗坛、政界之中;周旋于保皇、革命两党之间。其直忤俗,襟怀高旷,然为事势所格,终抑郁早逝。吴保初身后墓志为今文经派大师康有为作,而墓表却为古文经派大师章太炎作,其为士论所重,可见一斑。
  记钱仲联先生有云:治古典文学者不懂晚清学术史,实大憾也。笔者在去年岁初于旧书肆得此书后,就难以释手。但有些古代文学研究者竟不知吴氏为何人。卞孝萱先生得知后,曾于笔者此书扉页题道:“章行严先生为吴保初老人之婿,余昔在北京时,曾闻行严先生谈其岳父佚事。今童岭君购读此书,嘉其有识,喜而题跋。”姑记于此,聊备一说。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