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谁是“第一小提琴手”?
栏目品书录
作者姜海波
期数2007年08期
  恩格斯曾说过:“我一生所做的是我被指定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做得还不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因(第四卷)此,“小提琴手”就被用来比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合作关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卢卡奇、柯尔施、胡克等人把恩格斯作为独立的思想家并和马克思对立起来进行比较研究,逐渐形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论”思潮。七十年代以后,流亡英国的波兰哲学家柯拉柯夫斯基和美国学者诺曼·莱文使“对立论”系统化。柯拉柯夫斯基在其三卷本巨著《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它的产生、发展和瓦解》中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存在“根本的思想分歧”。在这些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卡弗教授出版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关(以下简称系》)一书,这部著作要回答:谁是“第一小提琴手”?
  《关系》一书是卡弗一九八三年完成的代表作。卡弗试图指出恩格斯在何时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这对于他自己的思想以及他对马克思思想的阐释有何意义。
  卡弗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第一次会面以前的观点就十分接近。但是由于恩格斯与“自由人”的关系,他第一次出现在马克思面前时遭到了马克思的冷遇。
  一八四三年《莱茵报》解散以后,马克思试图通过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来揭示笼罩在私有财产上的“神秘意识”,即有关国家、代议制和法的一般理念。恰逢此时,马克思收到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该文对马克思产生了巨大冲击,使马克思进入了新的研究领域。卡弗认为,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中的许多观点都可以在恩格斯的著作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找到雏形,所以在合作的早期,恩格斯的思想领先于马克思。《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分工写作的,可以分辨出二人的理论旨趣、侧重点和思想发展的线索;《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真正合作的产物,其中的观点是二人共同制定的,因为马克思的“书法”太差,所以手稿是由恩格斯抄写的;对于《共产党宣言》,卡弗认为它是从恩格斯的著作发展来的,《共产主义原理》可以看做一个粗略的草稿,因此是恩格斯完成了主要工作。
  一八五九年,恩格斯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一书匿名写作了书评。通过对比恩格斯的短评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指导线索”, 卡弗认为恩格斯在此“发明”了辩证法,也由此开始背离了马克思的思想。不论是“辩证法”还是其他的方法论公式都是对马克思的误解,恩格斯对方法的强调超过了内容本身,他曲解了黑格尔主义视域中的马克思的事业。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至少写了十七篇关于马克思著作的序言和五篇《共产党宣言》的序言。卡弗特别强调要关注马克思逝世的日子,因为在这之前和之后,恩格斯的叙述是不一致的。卡弗还利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通信对此做出了深入细致的论证。在《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以马克思的名义逐步建构了一个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在内的形而上学体系,这不但与马克思的思想不符,而且没有马克思的明确认可。
  卡弗的典型例证是《反杜林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二版序言中写道:“本书所阐释的世界观,绝大部分是由马克思确立和阐发的,而只有极小的部分是属于我的,所以,我的这部著作不可能在他不了解的情况下完成,这在我们相互之间是不言而喻的。在付印之前,我曾把全部原稿念给他听。”卡弗认为,恩格斯的叙述不能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中得到确证,因此恩格斯是否叙述了事实是存在疑问的。也许是考虑到他们持久的友谊,考虑到他们社会主义者领导人的角色,以及恩格斯给马克思提供的经济援助,马克思保持了沉默并且对恩格斯的工作不加干涉。在卡弗看来,正是由于恩格斯早期思想领先于马克思,他在晚年才有能力将马克思的观点系统化。尽管与马克思的观点不一致,甚至对立,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点来说,也就是后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来说,恩格斯才是“第一小提琴手”。
  (《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卡弗(Terreu Carver)著,中译本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