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古诗今选》
栏目书评文摘
作者
期数1982年11期
  《文学评论》第五期发表许总的文章,评程千帆《古诗今选》一书,特别肯定了此书的选录标准和艺术分析。
  文章说:《古诗今选》的选录标准,“是在‘注意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同时,‘也注意它们的艺术形式’;编选者‘希望介绍给广大读者的,乃是具有健康的、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篇章’。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本书在对具体作家或流派的品评中,极力清除了庸俗社会学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影响,对思想的分析比较统一,在注重思想性的同时,重视对作品艺术性的研讨,纠正了只重思想不重艺术的偏颇,力求从文学史上的实际成就和影响出发,给予应有的地位和评价,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出不同流派,不同作家的不同创作风貌及其艺术价值。”
  文章认为这本书在对作品的艺术性的分析中,善于将同时或不同时代的作家的题材、风格相同、相近或相似的作品比照研究,探讨其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之异同,显露其艺术构思之奥妙。例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与苏舜钦的《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葵大》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夜月景,抒发出怀念远方友人的深厚情感,但其具体的遣词描绘及构思造意却大相径庭。“张诗含蕴和雅,如山间碧涧,曲折达意,苏诗则豪迈奔放,如大江东流,一泻无余,正是唐宋诗风分道扬镳的典型代表;而苏诗的设想奇特、夹叙夹议,亦可视为宋人在力求突破唐人成规,避熟就生,推陈出新等方面的成就之一斑。”
  文章认为,认识这种现象,探讨这种规律,正是当前的薄弱环节。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