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愉快的自白
作者刘湛秋
期数1984年05期
  人类是很顽强的:无论经历怎么样的灾难——大火,水灾,地震,战争,只要活着,不管留下多少创伤,都会再站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把自己的眼睛投向天空和大地,又去寻找更美好、更欢乐、更富有创造性的生活。
  我们这个民族在这点上是更典型的。不用远溯那浩瀚的历史,就我们这一代所经历的,就足以摧毁掉人们生的欲念,但是我们还是勇敢地承受了,战胜了那种种的邪恶,并且又开始在破坏的废墟上建设,播种明天的幸福。
  这就是生命的力量,是为幸福、欢乐生活所驱使的生命的力量。
  我们又终于为那自由的阳光而欣喜,并期望从自己身上重新焕发出那种青春的勃发与追求。
  一种单调、古板、没有生气的生活已为人们所不能忍受了,时代要求新鲜的创造,勇敢的探索,多样的竞赛,绚丽的生活,快速的节奏,这些都给生命带来一种真正的欢乐。
  我觉得,这种期待、理解、和思索是美的,因而也是诗的,是诗的丰富的宝藏,是开拓不尽的主题。
  这样,我的眼睛和情感孕发了新的内容,周围的事物对我产生了新的诱惑。我觉得,我应当喜欢这一切,喜欢这可爱的世界,喜欢这久经折磨而永远年青的民族,并且升腾起那种热情奔放的情绪,去温暖我们生活中依然存在的某些冰凌。而且,也只有这种情绪才使人变得真诚,敢于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勇敢地革除那些对美好的种种束缚。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写诗固然需要才华,需要思想技巧,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阅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一种热爱,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强烈的热爱。只有这种热爱才是诗的喷口,是点燃所有感情和生活的火焰。这就是我在诗《每天我骑车穿过城市》中所描写的情景和我心灵的感受:
  一个光明彩色斑斓的世界
  在我的车轮下转动
  一张张各不相同、表情丰富的脸
  在我眼睛的湖水中跳荡
  无论是快活的,还是愁眉不展的
  无论是美貌的,还是多皱纹的
  都充满着人的魅力
  都闪动着生命的光芒
  我是个快乐的人,用快乐的眼光去看周围。我觉得做一个人应当快乐,快乐才有青春,快乐才是生命。有人说我是“苦中乐”,我想苦是事实,但需要乐,也是事实,或者说是心灵的渴求。但我以为这不是一种粉饰,这是一种愿望,一个普通人对日常生活、对四周现实的一种呼唤。我希望我们的道路是一条“丝绸之路”,而不是为苦而苦的路,虽然沿途不是铺满鲜花,充满艰险,但“梦,凝结在丝绸的经纬里/花,开在太阳起落的两边”。
  同样,我不反对别人对我们生活作另一种感受,我甚至不反对写痛苦和忧伤;我自己也写,只是我总是带着愉快的情调去写罢了。我觉得写忧伤、痛苦的诗同样需要,同样会打动人,因为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这种种情绪都有权利在诗中得到表现。我甚至想,那种痛苦和忧伤也是热爱的另一个侧面,欢乐和忧伤是一对孪生的姐妹。啊,难道不是因为有过太多的恋情才不满与痛苦的吗?
  写诗的人最忌对生活冷漠,那种呆滞的目光是不可能酿造出诗情来的。
  因此,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这种热爱,煽动那种对生活的激情,是保持自己旺盛的诗的观察和联想的重要因素。
  也正是这种热爱导致我对多样化的追求。我觉得在生活与诗中都应该多样化,这样才符合大自然的本来面目。百花齐放,就是要一百种、一千种花都开,甚至各种草都竞相争长;百家争鸣,就是要一百种、一千种鸟儿都唱,不一定要去比那种鸟的声音最好,然后让所有的鸟都去学这种声音,而是让它们都尽情歌唱,让各种爱好的人去选择自己爱听的声音。我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如果地上的色彩统统鲜红
  如果头顶消失了蔚蓝的天空
  如果用一张图纸去盖所有的楼
  如果只有粮食而没有一棵大葱
  生活我能对你说些什么呢
  就是一片菜叶里也没完全相同
  的昆虫
  婴儿啼哭自有自己的旋律
  愿给多样化与个性吹来温暖的
  春风
  不久一位大学生写了封长信给我,说他受到触动,引起他对哲学和我们一些生活现象进行了长长的思考,而且使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我想这种多样化反映在诗歌中既包括内容,也包括形式。与其让大家去创造一种共同遵守的模式,还不如鼓励大家都去创造自己的形式,造成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我个人,对古典诗、民歌、新诗、外国诗,各种流派的诗都喜欢,只要它们确切地表现了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容。我愿作多方面的尝试。在开拓主题、题材,在寻找表现手法、角度,在形式创新方面经常地学习别人,并做出自己的思索与创造。
  这本集子中的诗就基于这些考虑所写,而这些思想是近三、四年逐步形成的,所以集子里几乎都是新作,由于编辑部希望实际上是一本自选集,这样我又添了极小量的旧作,也有个别篇章来自别的集子。
  一个人的歌声唱得再好也是单薄的,只有许多的人都带着自己不同的音色和旋律去唱,世界才会变得美好起来。
  在宽容的气氛下,诗的追求会使我们灵魂更美,会使生命体验出更大的欢乐。
   一九八一年早春写于北京
  (《生命的欢乐》诗集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