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新文化的载体
栏目
品书录
作者
吴重庆
期数
1990年02期
最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走向管理新大陆——企业文化概论》,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关于企业文化的专著。作者把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到中国新文化的“生长点”的高度来认识。作者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活动过程中的精神现象,即企业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文化既是物质文化(软中之硬),又是精神文化(硬中之软);准确地说,它是与物质文化紧密相连的精神文化现象”。企业文化并不仅仅指厂服、厂徽、清洁卫生、绿化环境以及一些教条式的“精神文明建设”,而是指无声地渗透到劳动者、决策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的一种流动的精神生命,它能使劳动者自觉地遵循规范化的行为方式,自觉地意识到生命价值和工作意义之所在。对劳动者来说,遵循某一规范并不仅仅是出于奖惩的私虑,而是由企业独特的价值信念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整体精神。而且,这种价值信念常常体现为一种崇高的目标和宏大的抱负,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纲领是“努力为社会生活之改善以及世界文化之进步作出贡献”,“消除贫困,带来繁荣”;又如美国IBM公司提出“IBM就意味着服务”。总之,企业文化让劳动者在企业的平凡劳动中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体验到平凡的劳动与整个社会、人类相关联的崇高情感,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追寻则生命的意义。
而旧的管理理论不论是科学管理学派、行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还是数量学派,都很少关注及劳动者的情感需要——对生活意义的体验、对自我超越的渴求,它们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诸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权威、纪律、等级、分工等“行为规范”之上。可以说,这样的“企业文化”只注重“规范行为”的功能,而完全忽略了“确证意义”的功能。而任何功能不具全的文化或企业文化,注定是要失去生命力的——不仅是企业生命力的衰竭,更是劳动者自我的丧失——成为机器、螺丝钉、操作符号。
企业中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企业中,企业可以决定并塑造一个人的生活趣味,思想方式、生活信念,企业文化的繁荣必定可以为企业中的劳动者提供一个具备生机活力的文化环境,这个文化环境可以对劳动者的行为和信念作出种种支持,使行为有规范可循,生命有意义可寻,从而获得不同于自然农业社会的全新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信念,成为平等、竞争、效率、献身、超越等现代生活观念的实践者和拥有者,成为新文化的主体——载体和创造者,从而有力摆脱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流行病”——意义失落和行为无序——文化危机。
(《走向管理新大陆——企业文化概论),黎红雷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八月第一版,2.80元)
新文化的载体
二战以来的英国中等教育改革
他山之石
洗净铅华 深秀在骨
文学与建筑
男人的“不缠足运动”
艺术旗帜上的颜色
家庭社会学的一本新著
宗教文化人类学的开拓者
艺术自律与先锋派,及介入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