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日译林语堂/吉川幸次郎
栏目
东瀛孤灯
作者
李长声
期数
1990年11期
日译林语堂
去年曾读过一本《被遗忘的作家被遗忘的书》(山下武著,松籁社一九八七年),书中谈到日本以外的作家有九位,其中两位是中国作家,林语堂和周作人。
其实,就林语堂来说,日本出版界似乎从未忘掉他,只是在趋时性极强的读书界有点如明日黄花了。这从林著日译本书目就可以看出个大概来(这里的中文书名大都是取自台湾德华出版社《林语堂经典名著》):
《吾国吾民》,新居格译,一九三八年;
《生活的艺术》,阪本胜译,一九三八年;
《有闲随笔》(《生活的艺术》节译),永井直二译,一九三八年;
《孔子论》,川口浩译,一九三九年;
《中国的智慧》,喜入虎太郎译,一九四0年:
(中国的幽默》,吉村正一郎译,一九四0年;
《北京之日》(《京华烟云》节译),鹤田知也译,一九四0年;
《北京岁月》(《京华烟云》节译),藤原邦夫译,一九四0年;
《北京好日》(《京华烟云》节译),小田岳夫等译,一九四0年;
《中国的侧影》(《披荆集》《行素集》选译),甲坂德子译,一九四一年;
《机械与精神》(《大荒集》等选译)鱼返善雄译,一九四六年;
《爱与讽刺》,土屋光司译,一九四六年;
《东西的国民性》(《语堂文存》等选译),鱼返善雄译,一九四六年;
《京华烟云》(日文书名与小田岳夫等的译本相同),佐藤亮一译,一九五0年吉普社版,一九五一年河出书房版;
《风声鹤唳》,竹内好译,一九五一年;
《朱门》,佐藤亮一译,一九五四年;
《武则天正传》,小沼丹译,一九五九年;
《苏维埃革命与人性》,佐藤亮一译,一九五九年;
《生活的艺术》,阪本胜译,一九六三年平凡社《世界教养全集(第四卷)》所收,一九六六年角川文库版;
《京华烟云》,佐藤亮一译,一
日译林语堂/吉川幸次郎
梧桐三味
欧洲人佛书翻译丛谈
爱情、婚姻及其它
“我欲因之歌祖国”
为什么顶楼上藏着一个疯女人?
走出李约瑟似的大山
认真读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玄理与情思之间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出处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