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拒否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赵健雄
期数1992年10期
  读过《心灵史》,才能懂得张承志散文近作中蕴含的意味。譬如他写河州东乡“四面环水”,“外壳温和,貌不惊人,极尽平庸贫瘠之相,掩藏着腹地惊心动魄的深沟裂隙、悬崖巨谷”,不过是一片寻常的西部风景。可是作者随之却涌起一种宗教的感情,并由这形象见出其“拒否意思”。其实这拒否意思并不完全是出自自然的。它产生自这片土地上一利独特的教派,即哲合忍耶。正是这个教派,被张承志认为有“拒否性”,它的蔑视苦难以至某种自戕倾向,以超于俗世的伟大征服了他的心。除读过《心灵史》——此派教史之外,我对哲合忍耶一无所知。但“拒否性”却似乎是一切东方宗教共具的品质。且看庙宇道观差不多都建于深山老岭,远离俗世。而信奉佛祖老君,均被称作“出世”。这和基督教的政教合一,不但俗世事务由教廷管,即国事也得受统辖——至少在其盛时——真是大相径庭的。
  我在想,拒否是什么意思?一种规避,一种以规避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征服?实在俗世的东方女子也深谙此道的。典型的例子可举林黛玉,她便以拒否的方式与贾宝玉恋爱,其中凄苦,怕另一个种族的男女难以深察的。
  林最终以遁世的方式完成了她的拒否。贾则当和尚去了,那是另一种方式的遁世。我总觉得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唐朝——盛唐气魄是收纳与包容,决不拒否。
  拒否则总透露出一点末世气息,或是弱者的高傲,他无可奈何于领有,便勇敢地拒否!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