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师复——“刘师复”——刘师培
栏目
读书献疑
作者
张焕
期数
1993年02期
翻阅近几年出版的关于思想史和近代史方面的书(如《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国近代史》等等),几乎都是将近代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师复加上刘姓,称为“刘师复”。有一家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还可能因此近似而误,将师复作为刘师培的别名,在书中第203页上特别注明“师复即刘师培”。
其实,师复固然也曾姓刘,起初的姓名叫刘绍彬;后来立志参加反清革命,思念光复故国,赴日留学时曾经改名刘思复,然而并没改名“刘师复”。只是当信仰了无政府主义,废了姓,才又改了个名叫师复。有一次吴稚晖写信给他,称他“刘师复”,他回信时就郑重地提出:“鄙人已宣布废姓”,“幸勿再如前书于名字上冠以旧姓”。所以,现在的一些书里,替他恢复了旧姓,称他“刘师复”,是违反他的心愿的,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我们现在也没见到有谁称鲁迅、茅盾为“周鲁迅”、“沈茅盾”的。
至于刘师培,虽然生活年代跟师复差不多(师复,一八八四——一九一五年;刘师培,一八八四——一九二○年),也曾留学日本,也是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而且从事宣传无政府主义还较师复为早,后来在学术界也颇有名气,但是他在辛亥革命前就被清政府收买为密探,辛亥革命后还卖力为袁世凯鼓吹帝制复辟。师复却不同,他在辛亥革命前为进行反清活动失去左手,还坐过牢;辛亥革命后信仰无政府主义,却始终有自己的操守,受到信徒的崇敬。所以,如果误将师复和刘师培混为一人,近代史上有些问题就难以讲清楚了。
师复——“刘师复”——刘师培
出狱与入狱
一九八五年八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柏拉图之“意见”非亚里士多德之“意见”
一个令人遗憾的选本
马基雅维里与韩非子
包公写诗和诗写包公
关于清华校风
“人”的悲剧
谈萨伊德谈文化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