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泛览识小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季蒙
期数1995年02期
  汤用彤先生把汉末三国佛教归结为两支主流:养生成神及神与道合,玄学清谈与佛合流,故彼时之僧家多染清流习气。大致说来,这时的佛教尚未独立,真象未彰,还完全是中国化的东西,不过其基础不同于隋唐,乃是因为曲解所致。至罗什译经,慧远仍不脱道家气,可见当时译界与汉僧著述依然是较脱节的。但印度本土历经数百年,到戒贤时已非原始佛教之面目,云何真象?玄奘的宗教热忱寻不回真理,却带回来一个毁灭。“五种姓”他本人虽然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却又不敢违背师说,致使唯识理论天亡。设若当时玄奘去掉“无姓有情”一说,法相宗之历史命运又是一番景象了。华人喜欢繁琐的学问,故对唯识特加钟爱。但有些人注定不能成佛的观点却激不起世人的兴趣。禅宗简易,遂成为流行服装。好像欧洲教会贩卖赎罪券,方便得人人欢迎。中国人对如实的印度学术其实不感兴趣,最终还是要完成中国化才被接受。所以佛教的真实面目作为一种要求从初期曲解基础上的华化中成长起来,发展到一定规模而最终收缩到华化的要求中去,这个过程,其形状就恰如一把织梭。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