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欣赏胜过拥有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高希均
期数
1995年07期
每一个人都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向往不同的拥有。如果有智慧(或者能够阿Q),也就可用不同的欣赏来弥补:
(1)没有书法家的才华,买一本帖来欣赏,不等于拥有了吗?
(2)所住的公寓没有绿地,走到公园不就拥有了大自然了吗?
(3)自己买不起名画,到故宫观赏,不就是拥有了历代精华吗?
这些例子中的欣赏胜过拥有,或者共有胜过私有,有一个基本前提:这个社会要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公共财(如公园、博物馆、公共交通……)。当社会无法提供时,个人就无法欣赏,只能选择拥有(例如在既无良好公共交通,又少礼貌、可靠的出租汽车下,不得不买车)。如果连拥有(从干净的空气到公正的司法)也无法取得时,就不得不考虑出走或移民。
一个要得到人民支持的政府,必须要有效率地提供现代化的公共财。但是必须指出:天下没有白吃的公共财!也只有当一个社会拥有了丰富而多彩的公共财之后,个人的欣赏才容易展开。
一旦我们真正拥有了欣赏的气质,我们就会立刻变成最知足的人;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愈来愈可爱、愈来愈人性化了。
社会上之所以还会有一毛不拔的守财奴,就是他两只眼睛的焦距都集中在拥有。这些人是患了共享的色盲症。
欣赏胜过拥有
平视每一扇可以看见的门
民本新说
六十载遨游在诗的王国
反过来想
书评编辑怎样工作
葛德文其人
卡静论辛格
魔幻现实主义与《堂吉诃德》
通讯是人类社会的粘结剂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