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隐语”种种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刘绍信
期数
1995年12期
闻一多先生对《诗经》“隐语”现象的研究至今让人称道。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以《汝坟》中“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句入手,援引中外“舞文弄墨”者言参证之,使“饥食喻男女,以甘喻匹”这一文化现象更见显豁。相比较而言,闻一多先生从民俗学角度率先诠解《诗经》隐语之谜,为后人研读铺垫了道路。钱钟书先生则以文学解“经”,由后向前推溯,使“隐语”昭白于文字,同样功不可没。事实上,这一“隐语”现象如同现代修辞中的“隐喻”一样依然为人们所用。苏联影片《湖畔奏鸣曲》中男主人公锺情一女性,于湖水之中有人问他,“鱼上钩了吗?”意即喻追求是否获得成功。深入思考,这种“隐语”的性爱内涵与原始社会对男女性行为的认识有关。也许正是如此,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原始思维》一书中指出,在原始社会乃至今天,“性关系和饮食关系也是相似的。”由此言之,三位大师,不谋而合,可谓既定之论。
“隐语”种种
新的光源
书里的风景
寻求适度的增长
一门新学科的诞生
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
一部有价值的“时选”
一本不值得推荐的书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阅读方式和书的演变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